本文發布於風傳媒:監察院應徹查經濟部隱瞞缺電真相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60118
經濟部一手遮天,隱瞞未來數年台灣將面臨嚴重缺電危機的行徑令人請參考下圖,本圖摘自經濟部「110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監察院應徹查經濟部隱瞞缺電真相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60118
經濟部一手遮天,隱瞞未來數年台灣將面臨嚴重缺電危機的行徑令人本文發布於聯合報:綠電弊案連爆 還有多少綠蟑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02382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本文發布於奔騰思潮:白花九千億 減碳必跳票
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352
蔡總統於於2021年4月宣布台灣將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
附上本部落格今年發表文章目錄,方便讀者檢索。
1 | 1/6/2023 | 短評:核融合商業運轉早得很 |
2 | 1/9/2023 | 中研院能源建議書可行嗎? |
3 | 1/17/2023 | 風光電不穩定/現在就拔插頭 將來怎麼辦? |
4 | 1/24/2023 | 短評:2050年淨零碳排代價 |
5 | 2/2/2023 | 陳建仁與林佳龍不要再犯能源低級錯誤 |
6 | 2/16/2023 | 核電退場與電價上漲 |
7 | 2/28/2023 | 飛碟早餐專訪本人介紹「暖化尚無定論」一書 |
本人今天於飛碟早餐節目接受專訪介紹「暖化尚無定論」一書。由某個角度而言,台灣是個正確暖化知識的沙漠。
本文發布於中國時報:核電退場與電價上漲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215005306-262110?chdtv
報載台電聲稱因發生俄烏戰爭,去年台電進口燃料成本暴漲3000億元,導致台電大幅虧損。為免台電破產,電價恐將上漲3成。台電並再三強調虧損擴大並非核電退場之故。
台電將此次電價上漲全都歸咎於國際燃料上漲。個人多次在媒體上看到有人發表高見,說政府怕影響選情,長久以來不敢漲電價,經常「凍漲」。但其實民眾應該追究:俄烏戰爭前,有好幾年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台電電價未何沒有調降?電價為何「凍跌」?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11706
年後陳建仁將出任行政院長,林佳龍將出任總統府秘書長,個人憶起兩人都曾在能源議題上犯過低級錯誤。
陳建仁在某次演講時大言不慚,說建大潭發電廠時,原預算4000億元,民進黨政府以1100億元完工,省下近3000億元。建一個大潭電廠省下的錢足夠蓋一個核四廠,不是很奇怪嗎?次日經濟部澄清如下:
附上本部落格今年發表文章目錄,方便讀者檢索。
本文發布於聯合報 :風光電不穩定/現在就拔插頭 將來怎麼辦?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91586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本週台電呼籲民眾在春節期間外出時,要拔掉家中電器插座,
本文發布於奔騰思潮:中研院能源建議書可行嗎?
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310
氣候變遷與能源減碳是當今全球顯學,蔡總統於去年宣布台灣將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並要將此一目標「入法」。政府於去年3月底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並承諾在年底前將公布關鍵策略的細部方案。身為台灣最高研究機構的中央研究院不落人後,搶在政府報告前,於11月底發表近500頁之「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此一重要建議書似乎被社會所忽視,殊少見到討論。
該建議書前言指出中研院工作小組於2020 年底便開始廣泛收集資料,邀集國內 18 位 專家,於
2021 年 4 月正式啟動「永續轉型減碳路徑政策建議諮詢平台」,召開
16 場主題討論會議,共有超過 300 位專家參與人次, 討論各面向的減碳作法。工作小組更召開七次「永續轉型減碳路徑政策建議諮詢平台」委員會議,委員深入討論各減碳選項之發展問題與潛能,並提出許多跨面向寶貴建議。個人對中研院投入之努力實為感佩。
如報告中所言,台灣碳排90%乃因能源使用所造成,其中發電造成的碳排更高達全國碳排之半,故電力如何減排即成為2050年是否能達到淨零排放重中之重。本文也僅針對該報告之電力部分提出一些淺見。
新聞報導有時十分誇張,今天這則新聞即為一例。題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