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隱瞞缺電賠上政府信譽

 


本文發布於奔騰思潮:隱瞞缺電賠上政府信譽

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462


時序七月,是每年用電創新高的月份。全國人民尤其是工商界都揑把汗擔心限電,蔡政府與台電更是天天提心吊膽過日子。

台灣到底缺電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上月在股東會上說「台灣的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那我們只能相信他。」這句話很值得玩味。

先要定義什麼是缺電?許多民眾以為發生大停電才是缺電,只要沒有發生大停電就沒有缺電。如果真的如此,政府何必將每年備用容量率目標訂為15%,每天備轉容量率目標訂為10%?因為維持這些比率才有把握將限電機率降到可接受的程度。實際上,只要備轉容量率低於10%,只要燈號不是綠燈就可說是缺電,低於6%就容易發生限電。



2022年為例,不要說備轉容量率低於10%,低於6%,表示供電警戒橙燈的日子就有10天之多(經濟部對外宣稱2天)。去年備轉容量率最低的一天發生在4/26(春季許多機組大修尚未歸隊,氣溫又飆高)。當天備轉容量只有70萬瓩,備轉容量率降至2%。燈號為限電警戒的紅燈,離50萬瓩限電準備的黑燈只有一步之遙,這還不是缺電?但當天台電對外公布備轉容量率8.8%,燈號是供電吃緊的黃燈。

問題出在那裡?燈號的原始目的在於提醒民眾供電或有不足,民眾最好節約用電。在燈號為紅燈以下時,更要有停電限電的心理準備。燈號當然應以每天最低的備轉容量率為準。三年之前台灣每日最低備轉容量率都是發生在下午二時的第一尖峰,每天燈號以下午二時的備轉容量率為準沒錯。

但近兩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大增,下午二時陽光方熾,備轉容量率都很高。每日最低備轉容量率發生在太陽下山後傍晚七時的第二尖峰,當日燈號當然應以七時的備轉容量率為準。但台電每天依舊公布下午二時的燈號,這就是為何去年4/26明明是紅燈但台電公布黃燈的原因。粉飾太平的後果是稍有電力知識的民眾已完全不相信台電公布的燈號。

台電隱瞞缺電的手段很多,一般民眾也搞不清楚,比方電力不足時降頻或降壓。經濟部在立法院說2021年備轉容量率只有兩天低於6%,但立即被立法委員吳怡玎打臉,吳委員指出當年台電降壓90多次,而依據台電「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當備轉容量率低於6%,才能視情況啓動「降壓運轉」,經濟部當場啞口無言。

當然所謂需求面管理也是隱瞞缺電的好招數,去年7/22用電創下4075萬瓩新高時,但需求面管理幫忙抑低了115萬瓩(3%)電力需求,其中也有貓膩。今年某日供電緊張,台電臨時祭出「需量競價」,以每度10元高價購電,壓低用電需求。但次日媒體詢問時,經濟部雲淡風輕的說「需量反應」手段各國電力公司都經常採用。經濟部故意將「需量反應」中前一天以每度3元購電與當日因缺電而緊急以「需量競價」10元購電混為一談,這不是混淆視聽是什麼?

其實真正可怕的是「電力供需報告」造假。與去年相較,今天供電情勢更為嚴峻。去年12月大林5號機(50萬瓩)役役,大潭7號機之氣渦輪機停機(60萬瓩),今年3月核二2號機(98萬瓩)除役,今年夏日台電傳統機組供電能力比去年降低了208萬瓩。

但依經濟部去年7月公布之110年度電力供需報告,大潭8號機(112萬瓩)將於去年9月商轉,大潭9號機(112萬瓩)將於今年4月商轉,供電能力增加224萬瓩,勉強補上減少的208萬瓩。

但時至今日,不用說大潭9號機,連大潭8號機都尚未商轉。今年供電情勢之險惡不言可喻。但可怕之處在於110年度報告乃於去年7月出版,明明知道大潭8號機至少要1年後方可商轉,為何在報告中仍然明列大潭8號機將於2個月後的去年9月商轉?公然造假的唯一目的就是隱瞞缺電,但後果是大家對經濟部完全失去信任。值得嗎?

展望明年,上月公布的111年度「電力供需報告」又畫了一個大餅。報告中顯示除了今年商轉的大潭8號機外,有4部大型機組將在明年夏季尖峰前及時完工商轉。但問題是經濟部去年「電源開發計劃」因造假而完全跳票,民眾對今年「電力供需報告」畫的大餅有多少信心呢?

其實缺不缺電是一回事,真正可怕的是過去幾年蔡政府以各種手段隱暪缺電,使民眾對政府、經濟部完全失去信心。建立信心十分不易,恢復信心更為困難,政府為了隱暪根本無法遮掩的缺電事實,賠上本身信譽,個人深感不值。

台積電劉董事長說「我們只能相信他」,不知透露了多少無奈。護國神山董事長對政府的供電保証這麼沒有信心,只能以幽默口氣一語帶過,不也正彰顯了全民對政府的不信任?

民無信不立。蔡政府多年來隱瞞缺電劣績班班,因而賠上整個政府的信譽,影響極為深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