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綠電、通膨、利率的惡性循環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綠電、通膨、利率的惡性循環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69450

許多人不了解利率對電價的影響。這兩年各國央行猛調利率,各國才警覺:在各種發電方式中,利率對綠電電價的衝擊最大。

利率對綠電衝擊最大原因在於除了少量維護支出外,綠電成本全數集中在開頭的裝置成本。開發商與電力公司簽訂20年固定費率售電合約時,重點在於每瓩裝置成本,完全無需考量燃料費用。


假設某綠電開發商花了2000元裝設了綠電設備,假設在沒有通膨,利率為零,折現率也為零的時代。該開發商與電力公司簽了20年固定費率合約,因折現率為零,開發商未來20年每年收到的電費收入,其價值與第一年一樣,每年電費100元,折現到今天是2000元,足以回本。

但假設利率與折現率都是10%20年後的100元折現到今天只值16元,20年收到的全部電費折現在當前只有936元,不夠回本。開發商與電力公司簽20年合約時,每年要收固定電費214元才足以回本。電費將為折現率為零時的兩倍以上。並且是由第一年開始電費就要漲一倍。假設太陽光電在低折現率時購電合約每度4元,現在購電合約一開始就要漲到每度8

以燃氣發電對照,台灣氣電成本中9成是燃料(天然氣)成本,建廠成本只佔1成。民營氣電公司與台電簽售電合約時,電費分為容量費率與能量費率,前者攤提建廠成本,後者依每季燃料成本調整。利率與折現率只影響電費中1成的容量費率,即使利率與折現率由零升為10%,對發電成本的影響不是如綠電的100%而是10%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利率多年來都在零利率徘迴。十多年來全球綠電正是在低利率環境下顯得很有競爭力,因而大幅成長。但三年疫情過後,全球通膨嚴重,各國央行不得不調高利率對抗通膨。

台灣通膨有額外原因,台灣地理條件不佳,綠電成本較國外高了一倍,極為昂貴,離岸風電第一個標案每度電費高達7元。但蔡政府反核,以無碳綠電取代無碳核電。核電在6部機組正常運轉時,每度成本1元。以綠電取代每年400億度核電,每年電費增加至少1500億元,再加上打消核四建廠成本3000億元,電費上漲對台灣通膨絕對是火上加油。

為了抑制通膨,央行只好調升利率,但如前所述,利率調升又會使綠電變貴,增加通膨壓力。綠電、通膨、利率正是台灣目前落入的惡性循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