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環保迷思-科學人雜誌


上篇提出了科學人雜誌針對〝永續能源〞及〝減碳妙方〞的報導都很值得商榷。本篇繼續討論另三項也頗有可議之處的報導。

1.預言卡崔娜颶風:
科學人指出在2001年其編輯提出氣候模型顯示橫越墨西哥灣的大型颶風,將重創紐奧良地區。

氣候模型預測了碳排增加將造成全球極遽暖化及人類浩刼已成當今顯學。〝科學人〞不落人後以卡崔娜颶風摧毀紐奧良〝証明〞氣候模型十分準確,個人讀後不免失笑。紐奧良地勢很低端賴提防保護,是全美最易遭天災的兩個大城市之一(另一為舊金山)。紐奧良將受颱風及舊金山將遭大地震重創都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何勞氣候模型?許多人也常將卡崔娜颱風歸責於全球暖化,個人實不知科學人是否也有此暗示?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減碳迷思-科學人雜誌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極負盛名的雜誌,個人為該雜誌的長年訂戶,每月都由其獲得許多科學新知。

科學人雜誌創刊於1845年,到去年已屆170年。今年2月的科學人雜誌有一篇專文介紹170年來領先報導的科學新知。該專文輔以八張全頁彩圖介紹其在以下各領域百餘年來的報導及預言:1.地球科學及環境科學2.宇宙學3.心與腦4.健康醫學與生物學5.通訊和電腦6.物理學和數學7.科技和工業8.演化。真是包羅萬象涵蓋了各領域的科學。個人對科學人雜誌對推廣科學知識的努力及成就,極為欽佩。

但該報導中有關〝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領域包含了個人近年較有興趣的環保/能源/暖化等議題,個人倒不敢苟同。對該雜誌在本領域引以為傲的11篇相關報導中5篇有不同的意見。

該五篇為:1.永續能源(20092.減碳妙方(20063.DDT19464.核子冬天(19845.預言卡崔娜颶風(2001),括弧年份為相關文章出現在科學人雜誌的年度。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地震-規模與震度



小年夜在高雄美濃發生規模6.4的地震,在台南測得震度為5級。造成大樓坍塌百餘人死亡的慘劇,全國人民無不震驚哀悼並為災民祈福。

個人閱讀網路討論,發現還是有不少人將地震之規模與震度混淆,造成討論沒有交集。本文將作簡單解釋。

每一個地震只有一個規模,地震規模由地震釋放的能量來決定,本部落格地震ABC一篇有詳細解釋。地震規模之定義全球相同,所以只要世界各地發布發生地震規模若干,全球即知道該地震的大小。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塞車與減碳

本篇發表於風傳媒:觀點投書:塞車與減碳

個人平均每週兩次行駛復興北路。兩、三個月前就發現道路施工,縮減車道,塞車情況嚴重。一直以為是下水道或其他管線工程,塞車只是暫時,施工過後情況就會改善,恢復正常。

前兩天閱報才發現施工的並不是什麼管線工程,而是市政府建設所謂〝三橫三縱〞的自行車道。台北市政府為推行節能減碳,鼓勵市民騎自行車,非常大手筆的推行擴大自行車道計劃。不惜縮減汽機車道,也要拓寬〝自行車道〞。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綠建築與微動能-天下報導討論(4)


本篇檢討天下減碳專刊中推介的一些減碳手段。

1.      綠建築

天下記者訪問了德國波特洛普(Bottrop)鎮,因為該鎮可作為〝能源轉型〞的表率。文章由訪問該鎮一幢新翻新的大樓開始,聲稱該樓為德國第一幢「Plus Building」-〝發電高於耗電〞的建築。但環保人士歌頌不己的"零能源建築"其實不見得是什麼好主意,IPCC AR5報告承認:零能源建築在技術上可行,但就成本及環保而言不見得是最有的解答(not always be the most cost and enviromentally effective solution)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地熱發電-天下報導討論(3)



天下雜誌減碳專刊,花了不少篇幅討論地熱發電。該期提及太陽能,風電為〝杯水車薪〞,對地熱發電反而寄以厚望。

文中提及〝台灣有個縣市,它的地底下藏著兩個核四的發電量〞,真的如此嗎?

核四兩部機每年發電200億度,個核四表示每年可發電400億度。核四兩部機裝置產量2700MW,假設地熱發現的容量因數(每年發電時數)和核電一樣(90%),則地熱發電必需裝置5400MW,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