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三面作戰 --- 核四、廢核、燃煤 ”一文中指出核四、廢核、燃煤三大戰場,本文將進一步探討三者對發電成本進而對我國經濟及民生的衝擊。
由於未來各類電廠的固定成本、燃料成本、利率走向等變數太大,在不同假設條件之下,有許多不同發電成本數據。但爭議較小的就是暫以過去5年各種電廠每度電的平均成本為比較基礎: 核能0.64元,燃煤1.55元,燃氣3.26元,核四廠因需要加上固定成本,依假設每度電固定成本1元,則總成本1.64元。
排碳成本也有各種推估,每噸碳排500元應是合理的估計。
以下即依上述假設估計核四、廢核、以氣代煤在2025年(12年後)的成本衝擊。
一、 廢核四的成本
核四兩部機每年可發電200億度,如廢核四而以燃氣發電取代,每年增加成本(含碳權)為350億元(註1),假設核四將於2016完工商轉,所以這筆額外成本將由2016年起持續40年,如圖1。
二、 核一至核三不予延役,而以燃氣取代的成本
依上述發電及碳排成本估計,2018年核一廠1號機除役發電成本將增加150億元一直到2025年核三廠2號機除役,發電成本將增加1150億元,成本衝擊將持續20年,如圖2。
三、 以氣代煤的成本
這情境較為複雜,目前因基載燃煤電廠不足,每年燃氣發電度數約600億度,其中300億度原可由燃煤發電提供,發電成本每年因而增加450億元,今年(2013)已發生。
到2025年,假設除目前施工中的林口3部及大林2部燃煤機組外,因節能減碳政策無其他燃煤機組完工,則原可由燃煤發電供應的電力將由燃氣機組供應,增加成本為550億元。
550億元加上今年之450億元表示到2025年為節能減碳政策所增加的發電成本為1000億元,如圖3。
將圖1至圖3數據相加可得圖4。
圖4中A為燃氣取代燃煤之成本,B為燃氣取代核四的成本,C為燃氣取代核一至核三的成本。
由圖4可見若三者均發生,則在12年後,我國每年發電成本將較合理發電結構暴增2500億元。
以三口之家計,2500億元表示在12年後,每年每戶分攤發電成本將增加3萬元。
非常奇特的是目前全國閙得沸沸揚揚的核四為燃氣取代增加的350億元只佔2500億元的一小部分。但如核四停建,台電認列近3000億的建廠損失導致破產,則是不同層次更嚴重的問題。
目前國人大多不知政府的核一至核三不延役政策及所謂燃氣最大化政策下以燃氣電廠取代燃煤電廠的成本比廢核四更為驚人。
依核一至核三不延役20年及核四及火力電廠壽命40年計算,我國因能源政策錯誤之代價累計為8兆元,遠超過福島核災的經濟損失,但類似福島災變在我國發生的機會“微乎其微“,錯誤政策造成的經濟損失卻是“百分之百”。我國錯誤的能源政策對國家造成的災難大於福島災變的經濟損失,而這卻是由政府造成,在絕大多數人民毫無警覺的狀況下正在發生的。
本部落格一年來發表了百篇文章,也不過是盡個人棉薄之力,試圖喚醒大眾,進而改變政府政策,救台灣於沉淪。
註1:如將廢核四造成的近3000億元建廠損失視為沈沒成本( sunk cost),而僅將核四運轉成本與燃氣發電相較, 則每年增加成本550億元。
陳董事長,您這一段話我沒有看懂「非常奇特的是目前全國閙得沸沸揚揚的核四為燃氣取代增加的350億元只佔3000億元的一小部分。但如核四停建,台電認列近3000億的建廠損失導致破產,則是不同層次更嚴重的問題。」
回覆刪除您想說的是350億元成本不高還是什麼?
另您點出3000破產更為嚴重,後面卻沒有延續的說明。我看了也很模糊
一點意見供您參考。
張中一 敬上
好眼力。後一句話是後加的。原來句子重點在於提醒讀者能源問題不止核四,以每年發電成本影響角度,其他二議題影響更大。但恐誤導讀者以為廢核四影響不大,再補一句點出一次性認賠3000億將使台電破產,核四存廢茲事體大。
刪除陳董事長,究竟核一核二核三廠,就合理評估。經過40年的電廠,是否有延役的價值。當然已折舊的差不多了,但新的機組可能有新的折舊。而我想請教的是,那「基礎建設是否還值得信賴」這問題。
回覆刪除核電廠運轉40年後延役20年是全球相當普遍的政策,當然得到延役執照前核電廠要經過相當的改善工程。在福島事件後,美國歐巴馬政府還批准了9個機組的延役。台灣政府如果有擔當,應該領導向全民溝通延役對台灣的重要性,而不是怯戰,挑討好容易的路走,䧟國家於沈淪。
刪除陳董事長,也許每年3%的電力成長不會發生,因為電費高漲,供電品質下降,導致台灣發展停滯甚至衰退,產業外移,台灣民眾也只好遠赴他鄉當外勞,於是用電不但沒成長,反而是負成長,不過這樣的損失是不是超過10兆,就要再請專家精算了。
回覆刪除你的推論很有可能發生,但個人衷心希望不要發生,唯一的可能就是政府要大刀濶斧的改變能源政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