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日期 | 文章標題 |
1 | 2012/3/29 | 減碳目標無法達成 |
2 | 2012/4/6 | 能源局,請說實話 |
3 | 2012/4/13 | 電費為什麼漲價? |
4 | 2012/4/19 | 備用容量太多了嗎? |
5 | 2012/4/27 | 台電向民營電廠購電買貴了嗎? |
6 | 2012/4/30 | 為什麼要向民營電廠購電? |
7 | 2012/5/3 | 石化能源還是化石能源 |
8 | 2012/5/7 | 民營電廠與購氣合約 |
9 | 2012/5/10 | 台灣可以立即廢核嗎? |
10 | 2012/5/17 | 減碳政策使每年發電成本暴增600億元 |
11 | 2012/5/20 | 現在痛,將來更痛 |
12 | 2012/5/25 | 陳武雄嗆環保--為陳理事長喝彩 |
13 | 2012/5/31 | “發展再生能源”誤導舉例 |
14 | 2012/6/6 | 美國商會白皮書能源政策建議 (1/2):重新考慮降核政策 |
15 | 2012/6/6 | 美國商會白皮書能源政策建議 (2/2):增加基載電廠 |
16 | 2012/6/7 | 油價走勢容易預測嗎? |
17 | 2012/6/13 | 監察委員搞錯方向(一) |
18 | 2012/6/15 | 監察委員搞錯方向(二) |
19 | 2012/6/20 | 台灣核電政策使經濟遠遠落後韓國 |
20 | 2012/6/25 | 劉黎兒核二文章錯誤百出 |
21 | 2012/6/28 | 趙少康提問: ”競選諾言可以改變嗎?” |
22 | 2012/7/3 | 經營改善小組開錯藥方 |
23 | 2012/7/6 | LED能省多少電?省多少錢? |
24 | 2012/7/12 | 千架風機 – 再生能源(1) |
25 | 2012/7/12 | 百萬屋頂 – 再生能源(2) |
26 | 2012/7/19 | 美牛、環保、核能 |
27 | 2012/7/27 | 燃氣政策,害慘台灣 |
28 | 2012/7/31 | “環境教育”匪夷所思 |
29 | 2012/8/3 | 到餐廳吃飯只付食材錢 |
30 | 2012/8/7 | 3%的國際笑話 |
31 | 2012/8/13 | 綠能“慘"業 |
32 | 2012/8/16 | 能源稅—財政部長的誤會 |
33 | 2012/8/21 | 台北高溫與熱島效應 |
34 | 2012/8/24 | 能源總量管制的省思 |
35 | 2012/8/28 | 彰工電廠,一葉知秋 |
36 | 2012/8/31 | 600億元能做什麼事? |
37 | 2012/9/4 | 羅姆尼 (Romney) 與暖化 |
38 | 2012/9/7 | 太陽能錯誤報導(遠見雜誌) |
39 | 2012/9/11 | 三個錢坑?遠見雜誌誤會了 |
40 | 2012/9/14 | “可持續發展”的省思 |
41 | 2012/9/18 | 電價又緩漲?政府說不出口的秘密 |
42 | 2012/9/20 | 浮動電價---連結原物料價格的盲點 |
43 | 2012/9/25 | 馬總統: 節能減碳是公德 |
44 | 2012/9/28 | 核電,政府立場矛盾 |
45 | 2012/10/2 | 台灣不會發生車諾堡式核災 |
46 | 2012/10/5 | 台灣不會發生福島式核災 |
47 | 2012/10/7 | 不平等條約 |
48 | 2012/10/9 | 環保署是電費漲價的"功臣" |
49 | 2012/10/12 | 環保署不應有否決權 |
50 | 2012/10/16 | 克林頓總統也沒搞懂 |
51 | 2012/10/19 | 各國備用容量 |
52 | 2012/10/23 | 700萬人死亡? |
53 | 2012/10/26 | 抽蓄電廠為何停擺? |
54 | 2012/10/30 | 反核人士害死台灣 |
55 | 2012/11/2 | 溫水煮青蛙----燃氣與燃煤 |
56 | 2012/11/6 | 美東風災與核電 |
57 | 2012/11/9 | 誇張的海平面上昇 |
58 | 2012/11/13 | 海平面上昇---天下雜誌誤導 |
59 | 2012/11/16 | 美國大選---能源與氣候議題 |
60 | 2012/11/20 | 國格與國辱-----蘭嶼核廢料 |
61 | 2012/11/23 | 航空碳稅與貿易制裁 |
62 | 2012/11/27 | 核四地質條件優異 斷層說法並非事實 |
63 | 2012/11/30 | 台灣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締約國??? |
64 | 2012/12/4 | 商週誤會了(1) --- 核四與統包 |
65 | 2012/12/7 | 商週誤會了(2) --- 核四與設計變更 |
66 | 2012/12/11 | 商週誤會了(3) --- 核四與核災 |
67 | 2012/12/14 | 廢核四? 虛擲三兆產值? |
68 | 2012/12/18 | 廢核四? 陷台北於黑暗? |
69 | 2012/12/21 | 核四,遠見雜誌搞懂了嗎?? (1) |
70 | 2012/12/25 | 核四,遠見雜誌搞懂了嗎?? (2) |
71 | 2012/12/28 | 核四,遠見雜誌搞懂了嗎?? (3) |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本部落格目錄(2012)
核四,遠見雜誌搞懂了嗎?? (3)
12月出刋的318期遠見雜誌封面故事為 “八任總統都搞不懂核四風暴”,花了近50頁篇幅討論核四問題,但誤解/誤導之處至少十餘處,本部落格將分數篇討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篇將對遠見有關核四誤解/誤導之討論作一結束。重點在討論眾所關心的建廠工期與成本,評論將儘量簡短。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核四,遠見雜誌搞懂了嗎?? (2)
12月出刋的318期遠見雜誌封面故事為 “八任總統都搞不懂核四風暴”,花了近50頁篇幅討論核四問題,但誤解/誤導之處至少十餘處,本部落格將分數篇討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9. 特殊型核電廠:218頁指出核四是“舉世罕見特殊型核電廠”。遠見可能不知道這種指控的嚴重性。
台電是十分保守的公司,台電保守的原因之一是身負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給全國人民及工商業者的重責大任。國人不能忍受“不穩定”供電,工業界,尤其是高科技業,對電壓、電頻穩定性的要求更是嚴苛。
為求達到“穩定可靠”供電的任務,台電在建新電廠選擇機型時就極為保守。不用說是核能電廠,就是火力電廠,台電也不會將本身做為國外廠商任何新機型試驗的“白老鼠”。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核四,遠見雜誌搞懂了嗎??(1)
12月出刋的318期遠見雜誌封面故事為
“八任總統都搞不懂核四風暴”,花了近50頁篇幅討論核四問題,但誤解/誤導之處至少十餘處,本部落格將分數篇討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篇先討論本布落格已解釋過,其他媒體也有同樣誤導/誤解之議題,以下按該期遠見頁次排序: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廢核四? 陷台北於黑暗?
上篇由經濟面討論了廢核四是極為愚蠢的行為。本篇將由供電面討論為何廢核四不可行。
台灣電力系統總裝置容量約4100萬瓩,位於北部地區(新竹、花蓮以北)共有10個電廠(台電6,民營4),裝置容量共1355萬瓩,佔全台總裝置容量33%。
但北部地區人口(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宜蘭)近1000萬人,佔全國人口40%以上,所以北部地區一直是處於供電不足而需由中南部供電的形勢。
北部地區又因地形以陽明山、淡水河、大漢溪為界分為北東、北西兩供電區(詳圖及表一、二)。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廢核四? 虛擲三兆產值?
近日廢核四的言論塵囂日上,不但立委提出改核四為天然氣發電廠,不少媒體也同聲附和。商業週刊連續四期的廢核四社論及遠見雜誌“核四風暴”專刊都有類似建議。
核四是何等重大的投資案,台電是國營企業,資產為國民共有。廢核四的損失不是一個公司的損失,而是全民的損失。核四建廠預算目前約2700億,到完工可能超過3000億,超過台北捷運總經費5500億之半。廢棄核四之建議有如在台北捷運建設完工後,一半路線(80公里)廢棄不用,真不知是何種思維。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商週誤會了(3) --- 核四與核災
*********************************************************
商週1306期作者表示:
“這讓我開始思考核四廠的問題,因為如果核四真的發生意外,以台灣的地狹人稠,極可能是「中北台灣消失」,甚至是「全台灣消失」,這是我們能夠接受的嗎?
我不能想像核四的災難一旦發生,極可能台中以北及東台灣都在輻射範圍內,這區域擁有一半以上的台灣人口,又是政經中心,整個台灣將陷入癱瘓。大多數人都變成核災難民,我們要永生與核災共處。這就是「台灣消失」的災難。”
太多人反核是因為不了解核能,總是害怕核災會在台灣發生,依許多媒體 描繪好像核災必然會在台灣發生,還詳細描繪了“台灣消失”的遠景。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商週誤會了(2) --- 核四與設計變更
近幾期的商業週刊(商周)刊登了4篇有關核四的文章,結論是核四不應運轉。但很不幸的,該數篇文章充滿了對核四的誤解,本部落格將分數篇予以討論。
****************************************************************
商周1305期對核四設計及台電人員能力不足也有強烈的指責:
“首先,核四不斷變更設計,這代表核四缺乏縝密規畫,如果是可信賴的規畫者,不可能一面蓋,一面更改規畫,結論是台電缺乏足夠的規畫能力。其次,不斷的施工錯誤,材料選擇不當,一次是偶然,多次是常態,台電人員自承「智能不足」,這絕對是合理的真相。”
“首先,核四不斷變更設計,這代表核四缺乏縝密規畫,如果是可信賴的規畫者,不可能一面蓋,一面更改規畫,結論是台電缺乏足夠的規畫能力。其次,不斷的施工錯誤,材料選擇不當,一次是偶然,多次是常態,台電人員自承「智能不足」,這絕對是合理的真相。”
設計變更是工程常態,設計變更是將工程修正為更完美,設計變更並不影響工程品質及工程完工後的正常運作。個人三十年來從事顧問工程事業,還沒有看過任何大型工程沒有大量設計變更的。
設計變更與缺乏縝密規畫根本是兩回事,絕不是如該文作者將兩者掛勾。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商週誤會了(1)--- 核四與統包
****************************************************************
第1304期商週指出:
“核四為何從一項國家的重大建設,變成「災難」?
這要從民國八十年代核四重啟建廠時的策略錯誤開始。核四廠放棄了核一、二、三廠的委外統包建廠方式,採以分別發包,由台電自主興建,這是一項高難度的考驗,也是核四廠災難的開始。”
由以上的陳述,不明實情的讀者可真的被嚇壞了。
如果核一到核三廠都真的是由國外公司以統包方式建廠,核四台電採分包自行興建,可真是自不量力。但核一到核三真是由台電委託國外公司採統包方式進行嗎?這是完全不了解工程發包方式者的極大誤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