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不管大家多麼不情願核四解套訴諸公投,看來無法避免,只好先從自己開始,做點功課。按慣例,不用專業名詞,以通俗易懂的白話,細說看似複雜的核能,其實沒大學問。
這世界為核能存續舉行公沒曾在四個國家發生:瑞士、徳國、瑞典和義大利。其中義大利是從無核到新建,不巧兩次都趕上別國大事故之後,沒能過關。其他三國都是為停核做定奪,徳國決定按期除役,瑞士和瑞典幾經反覆,目前決定持續運轉。只有我們台灣是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次,把兩台快完工的電廠,交付全民來決定存廢,可見每一位老百性責任有多大!何以至此?前面我已談過許多,現在就把沒涵蓋的商量一下:
一、「拼裝車」
有人說核四沒有品牌,原廠美商奇異不包整廠,後續分塊分包所以是「拼裝貨」。話說得過白,讓一般老百姓直覺就認為不可靠、瞎凑的。我們幹這行的都知道,核電廠裏原子爐產生蒸氣部分,加上安全裝置和鋼筋混凝土圍阻體,合稱「核島」,有原廠設計品牌。至於產生蒸氣後輸送到汽輪機廠房,其中透平、發電機、冷凝器、飼水加熱器、及其他輔助系統,合稱「常規島」,與一般火力電廠無異。就算核島原廠也供應透平和發電機,也經常採用其他品牌。其餘水泵、管路、熱交換器、閥門等從來就是挑好擇價、五花八門,但绝非世界唯一,「拼裝貨」是極不負責的外行話。
經濟部已照林宗堯先生建議组成核四監督團隊,由资深員工、學術和工業界權威、和包商代表組成。若說一定要找美國NRC和國際WANO派十數人常駐台灣,每週「彙報」並「驗收」「所有」項目,NRC對美國自己的電廠,WANO對任何成員國,也沒這種權責。他們內部也找不出那麼多有二十年測試經驗的工程師,專為台灣服務,所以現有團隊已足足有餘。
運轉品質經測試而達到保障,經原能會發照商轉,前幾年可能磕磕碰碰,動輒跳機,這在任何新廠無論核能、火力,經常發生,但和整廠安全或福島類型外因引發顧慮毫無關係。我前面七篇已反覆解釋過了,ABWR核島的多重防禦和斷然處置,加上核四特有的生水池,可確保安全,完全沒有所謂新北市逃命區顧慮。當然等初期磕碰原因排除後,機組穩定運轉,無碳無塵,其樂也融融。
二、替代能源
陳謨星教授質疑核電計價方法。我有幸在八十年代初即與陳教授同時返台,參加一個台電主辦的核能研討會。那時他論點為核四機組太大,不適海島電網,我認為當時十大建設漸完,宜一鼓作氣蓋好,並建立完整自主(包括廢物料處理)的核工業體系。當時經濟部長趙耀東先生,聽信國內一些人懼怕三哩島言論,報告蔣院長後,決定廢棄美國CombustionEngineering公司得標的核四,否則核四早已建成。其後機組和技術讓韓國人撿去,如今韓國已成核能大國。又海島國家如英國、日本以及我國,和缺天然能源的獨立經濟體如法、韓、南非,核能必須佔比世界平均值更高的比重。以上極端重要因素,在電價結構中應考量。
四月十七日國際能源组織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在印度新徳里舉行清潔能源 CleanEnergy部長會議,其總裁MariavanderHoeven很沉重的宣佈,幾乎所有再生能源發展都已停滯(Stalled)。全球暖化目標在2025年上升2攝氏度(簡稱2DS),必須保有16%核能。受福島事故影響,2012年全世界只有七座核電廠動工,相對的2010年有十二座。請注意IEA正為全球核能發電還沒達到16%而擔憂並努力,這數字正巧是台灣目前核能比率,若急急於停建廢核,IEC已明白告示舉世再生能源發展停滯,風力發電僅限於已知風場強勁且穩定的地域,例如西歐的丹麥和中國甘肅河西走廊,太陽能板需強日照及大面積,又價錢極貴,只算是單獨建築的點綴。台灣無核後到哪裏去找替代能源?結果別提減碳,靠煤、油和天然氣變成了「全碳家園」。
三、台灣核能技術
陳教授在文中舉數樁事故特例要「大家評評台電的核技術?大家評評原能會核技術?清華大學懂得核安技術?」。這要看質問人本身對核技術的了解和地位。
在陳教授居住和任教的德克薩斯州,有兩家核電力公司,Luminant
Energy 擁有Comanche Peak 兩台大型西屋廠,並籌建兩台三菱APWR; SouthTexas Project(STP)公司有兩台類似的西屋廠,策畫中有兩台與核四類似的ABWR。在達拉斯市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美海軍所有核艦隊,和Luminant的APWR儀控系統。全美排名第三、規模最大的核工系在德州農工大學(TexasA&MUniversity),有學士、碩士和博士生三百餘名。以上四處都是我們公司客戶,經查詢德州核能比重及政策未曾聽說或受到Professor Mou-Shing Chen任何影響。除此公開信,陳教授與德州大學同儕合作的一百多篇論文中,英文”Nuclear”字一次都沒出現過。他稱核四若建成後超龐大是世界第一,其實 ABWR功率1300MW,小於法、德現有1500 – 1600 MW機组,和韓國的APR1400 。他又說「世界趨勢也是朝超小型高速核子反應爐發展」,其實全世界第四、五代新設計仍在萌芽階段,完全談不上趨勢。如今舉世在建的都是大型輕水式電廠,已考量並解決福島式外因所肇造事端。
清華在台復校之始就以核科學起家,數十年來陪養上千學、碩、博士,遍佈台電、原能會,歷任主委、副總、處長、所長、廠長、以至中層和新進員工,支起整個台灣核能業界。其餘遍佈所有相關包商、美國NRC、DOE、各大國家實験室、西屋、奇異、AREVA,各大營造商、電力公司、模擬機等等業界,可以說有核的地方就有清華。我雖沒在清華讀過,但間接的指導過學生和合作過研究,深知以上三單位技術水平,不容一句話全盤抹殺。
四、廢料處置
一般人把高、中、低放射性廢棄物混為一談,聞廢色變,大呼「毒得很,近不得」。其實低階放射性廢棄物如手套,防護衣等,經焚化回收輻射物,並無放射性 廢棄物產生。中階放射性廢棄物為過濾殘渣,經水泥或玻璃固化後裝桶,現在蘭嶼貯存的就是;但硬要放在任何一處,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其實只要有一個足球場大的空間距離,附近住民即無任何新增輻射劑量,所以並不一定要放到偏遠地區。以我書生之見,不妨立法讓國內各縣市來投標,包括台東縣蘭嶼鄉,誰標的最低就放在誰那兒,如沒有一個縣市願意承擔,即追加預算,像樂透累積獎金一樣,總有一天,某縣某鄉願意接下來,其收益由居民均分。
高放射性廢棄物是用過鈾燃料,經浸泡在各電廠的燃料池裏,等五年後餘熱降到可用空氣自然冷卻時,轉放在不銹鋼和水泥做成的容器裏,在廠區內置放。 當然這不是永遠之計,但十年、二十年後外國的岩洞、沙漠或許開放租貯。這世界有需求就有供應,水到自然渠成,花銀子送走,目前無解其實就是問題沒有急迫性。現在舉世只有北歐國家和美國軍方有永久的存放場,其餘都在廠區內置放,不是火燒眉毛的大事。
五、公投必要嗎?
最後,我做這些功課的動機是什麼?今年農曆年後,我和五十年前建中同學聨络續舊,談到核四,發現他們幾乎全部反對,引起我好奇心和鬥志,於是開始寫了幾篇文字,給他們試閱,讀後問答,到第三篇後幾乎全部改變原先看法,有位甚至說:「幾篇大作都很有說服力,讓我打消計劃遷居台中的念頭。如今台灣被那些天文地理"樣樣通、樣樣鬆"的名嘴們,搞得人心惶惶,也許可將大作寄給各地立委、議員、村里長們。他們為了選舉、婚喪喜慶、應酬跑攤、每天醉茫茫,"歹勢歹勢, 我無讀冊";他們的電郵都有公開,我也可以寄一些。」
這些老同學當年都屬「小時了了」之輩,初中聯考高分進入建中所謂「好班」,現為國內知名主治醫師、教授、製造業和電子公司老闆、高管、建築師、藝術家等等。對我講的一點就透,於是信心大增,開始投書網路,反應褒遠多於貶。一來受褒方鼓勵、二來為回應貶方,以至欲罷不能,從三、四到如今第八集,感謝中央電子報、EraPost和台灣能源,還沒厭煩刊登。
貶方有氣沖沖的回應「讓你住核電廠旁邊好不好?」「廢料放你家好不好?」我在核電廠工作了二十幾年,穿過防塵衣,戴過防毒面具,進過炎熱的圍阻體,走近過廢料桶和燃料池旁,至今身體無恙。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也做過最基本的牛頓定律、熱力學、中子遷移、到輻射劑量等計算,有兩招很管用,可解輻射恐懼病:
第一是輻射強度「一呎減十」,對主要的咖碼輻射缐,要用混凝土來阻擋,每一呎厚度就減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所以就在廢料桶或圍阻體旁邊,其劑量已算好了,小於人體可容忍程度。第二是「平方反比」,就是隔越遠劑量越小,理論上幾十公尺也就夠了。如放在山洞裏,岩石相當混凝土,兩呎厚就減到百分之一,如此類推。放在遠離民居的地方,幾百公尺外平方反比把原已可接受的劑量降到零下十幾位。遠隔純為政治和心理因素,沒別的道理。附近居民承受的劑量,還是當地天然背景值,如有津貼可領,又何樂而不為?
說穿了其實沒什大學問,任何事懂了就不可怕了,這就是做功課的好處。用我同窗老友作試點,這幾集「核四功課」若廣為流傳,說不定反核民調也會從七十幾叭下降到二、三十,那麼這勞民傷財的公投也就不用辦了。
真相道理若能為眾人所悟. 國家民族幸甚
回覆刪除報告陳董"當時經濟部長趙耀東先生,聽信國內一些人懼怕三哩島言論,報告蔣院長後,決定廢棄美國CombustionEngineering公司得標的核四,否則核四早已建成。"這段文字恐怕濮勵志先生記憶有誤,因為趙鐵頭當中華民國經濟部長係1981年11月25日至1984年5月28日.1985年5俞院長宣布暫緩興建核四時,趙鐵頭已轉任經建會主委.核四在孫院長時代就喊過一次暫停的(係院長年度巡視部會提示事項,不才忝為承辦人),俞院長的再次宣布暫緩係回應立法院聯名提案及監察院調查意見.經國先生當時並未介入全權由行政院處理,外界誤信楊憲宏瞎掰並據以撰寫維基條目內容,是毫無根據的,謹此陳明請參考.
回覆刪除感謝提供正確史料。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