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天價購電成國際笑柄



本文發布於中國時報:天價購電成國際笑柄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80720003958-262105

離岸風電二階段競標費率每度2.5元,較第一階段遴選之躉購費率5.8元低了不止一半,舉國嘩然。政府知道瘻子捅大了,近日也傾全力辯護其躉購費率「合理」,費率較高主要是為了推動國產化及國內基礎設施欠缺之故。真的如此?

吾人可回顧其他國家近年費率變化驗証政府之藉口是否合理。


英國在2014年兩個標案之得標費率為每度4.6元及4.8元(本文費率均轉換為台幣),2017年兩個標案費率分別為3元及2.3元,三年間費率降低45%,英國費率降低並無蔡政府所說的兩個原因。

荷蘭2015年及2016年兩個標案也很值得參考:2015年荷蘭政府底價為每度4.3元,得標費率為2.5元。荷蘭政府也未吸取教訓,2016年底價仍訂為4.2元,但決標價為1.9元。但荷蘭人民並沒有吃虧,雖然政府底價訂得太高,人民還是享受到廠商競標後的低廉費率。

歐洲這兩年競標費率真是令人跌破眼鏡,目前最低記錄是丹麥2016年底的1.75元。

以亞洲而言,中國依離岸遠近及水深分為兩種費率:3.5元及3.9元。日本因海底地形不適合建設其他國家採用的固定式基礎,正在研發尚無商業實績成本高昂的浮動式基礎,費率定為9元,竟被政府一再引用為護身符。但日本規劃2030年風電佔比1.7%,主要是陸域風電。韓國政府頭腦清楚,根本按兵不動。

近年歐洲標價大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風機規模加大及施工時程縮短。台灣正可利用離岸風電技術大幅進步之際,大幅降低躉購費率。但政府並未圖此,2013年到2018年六年間,政府訂定之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分別為5.56元,5.61元,5.74元,5.74元,6.04元及5.81元。這幾年正離岸風電技術突飛猛進,建設成本腰斬之際,但台灣2018年躉購費率竟然高於2013年。政府還有臉辯稱目前費率與馬政府時代相當,真是恬不知恥。

蔡政府也想將馬政府拉下水,強調馬政府也規劃推動離岸風電。但馬政府規劃2020年裝置容量0.6GW2030年裝置容量3GW,目前回顧還真是謹愼,先小量設置,靜待技術進步價格滑落後再大力推廣,時程上不疾不徐。不像蔡政府因急於廢核,急著以以天價招商在2025年裝設5.5GW,造成全民9000億元損失。

賴院長將離岸風電兩階段費率比喻為買鞋:第一雙原價,第二雙半價。殊不知市場價格本來就是「半價」,台灣傻傻的以兩倍國際市場價格購電成了國際笑柄。9000億元不是小錢,政府宜聽取各界諍言廢標以維護國家人民權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