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為離岸風電國產化浪擲9000億元?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為離岸風電國產化浪擲9000億元?


http://www.storm.mg/article/457484

離岸風電第一階段於4/30遴選決標時,費率為每度5.8元,6/22第二階段競標費率竟然低於2.5元。此二費率差價使得未來電費暴增9000億元。此一資訊在報端披露後,舉國嘩然,媒體一片撻伐。立法院國民黨黨團也立即到台北地檢署按鈴提告,並將進一步到監察院告發,追究行政責任。

經濟部面對各界排山倒海責難,只能跳針般重複其一再遭受打臉之理由。但細究為何遴選費率如此之高最主要的理由其實是因為推動「國產化」之故。本文即較詳細檢視「國產化」議題。

其實政府推動國產化,一開始就走錯路,離岸風場有如國內礦藏,為何要交由外商開發?中國、日本、韓國都是本國開發商主導,外國風機業者只是本國開發商的〝供應商〞,是業主與包商關係,要推動技術轉移,自然方便。

蔡政府目前割地賠款作法只將大好江山的風場九成由外國人開發,再花大錢將生產的產品(電力)買回,希望由簽定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所謂備忘錄(MOU)來推動國產化,根本是隔靴騷癢,起手式就錯了。

要建立產業一定要有經濟規模,目前兩階段釋出之550萬瓩容量勉強符合經濟規模。若國內開始即由國內開發商開發主導,則可審愼評估選定單一機型進行技術轉移以達國產化之目標。但問題是目前風場由6家開發廠分別得標,未來採用之風機未必同款,極可能無一可達建立產業之經濟規模。

目前在台灣活動之離岸風機廠商至少有MHI-Vestas(丹麥)、西門子(德國)、奇異(美國)及日立(日本)。各家又有不同機型,關鍵零組件規格都不同。因各開發商可能會採用不同機型,結果很可能沒有任何一個機型可達推動國產化的經濟規模,除了基礎結構外,國內廠商多已不願投入大量資本及資源開發不符經濟規模的產品。

離岸風力關鍵技術,指的是葉片、齒輪箱、發電機及控制系統等。但今日國內廠商參與金額較大的反而是塔架、水下基礎,周邊設施如變壓器,配電盤及電纜等。真正關鍵的零組件,有些本來即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如輪轂(Hub)、機艙罩(Nacelle)等超大型鑄件之永冠),但如齒輪箱、葉片、發電機傳動軸等,則因受限於前述之經濟規模及令人生畏之認證流程及費用,是否有廠商願意投入,變數極大。為爭取標案,許多國際風機廠商也與國內廠商紛紛簽署備忘錄,但一方面備忘錄沒有法律效力,另外也未強制開發商投資多少金額培值國內廠商及本土產品比例,其對促進國產化之功效如何令人懷疑。

建立任何產業決非一朝一夕之事,人才培育要時間,廠商學習要時間,必須詳加規劃,細水長流並有市場願景之下才可成功。但今日因廢核時程急迫,在有時間壓力之下,兩月之間以遴選及競價方式怱怱釋出550萬瓩容量給外商,根本是揠苗助長,殺雞取殺卵,遏殺國產化機會。

以上僅討論國內產業發展,但產業是否值得發展更重要的是市場調查。政府目前鎖定東南亞為未來國內離岸風電產業市場,但如本人日前於風傳媒「風業產業注定一場空」文中分析,東南亞國家或位於赤道無風帶(星、馬、印)或本身即有許多離島可設陸域風力(菲律賓)或海岸線極長,發展陸域風力不愁找不到土地(越南),都不急於發展離岸風電,東南亞是否真有市場其實很有疑問。

離岸風力無論如何發展都較燃煤電力貴上許多。菲、越兩國近年經濟蓬勃發展,都在大力建設穩定價廉的燃煤發電,從未將供電不穩,價格相對昂貴的離岸風電納入國家電力發展計劃。

退萬步,即使未來東南亞有離岸風電商機,以中國目前在南海填海造地之海事工程能力,中、日兩國離岸風機自製能力及政治外交影響力,台灣要成功打入此一市場未必樂觀。

任何私人產業增加生產線,開發新產品,無不戰戰競競多方考量。至少要做SWOT分析(強項、弱項、機會、威脅),因為花的是自己的錢。今日經濟部多花9000億元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國人從來未見經濟部有任何分析報告,大概因為花的不是自己錢,不痛不癢之故。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遴選競標差價9000億元只為了發展鏡花雪月般的離岸風電產業,真可休矣。

遴選標案尚未簽約,經濟部在鑄成滔天大錯前,應立馬廢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