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脫貧與抗暖的兩難


世界上真正的大事也不多,脫貧與抗暖就是少數的大事某次G8會議上只有兩個議程:1.如何幫助全球20億最貧窮的人類脫貧2.如何對抗全球暖化。聯合國在2000年宣布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在2015年前至少有10億人脫貧6月份某期經濟學人雜誌(詳下圖) ,十分欣慰的報導自19902010年間,全球有一半最貧窮的人(10億人)達到脫貧目標。其中中國的脫貧成就最為顯著,10億脫貧人口中8億是中國的成就。



數日後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國電力網的一篇文章圖列了中國自19902012的全國用電量(詳下圖)中國由1990全國用電6000億度,到2012成長近9倍成為5兆度(美國全國用電約4兆度)中國人均用電由1990年的520度增加7倍成為2012年的3700(台灣人均用電約10000)




中國脫貧的巨大成就與能源使用的增加密不可分。全球今日仍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絕對貧窮線(每日生活費1.25美金)之下,希望在20年內這10億人(多半在印度及非洲)也能脫貧,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

但中國的碳排,也由1990年的24億噸(人均2.1)增為今日的70億噸(人均5.2)。全球總碳排約300億噸,中國碳排超過了全球碳排的20%。台灣全年碳排不到3億噸,中國過去幾年每年“增加”的碳排就超過3億噸。

每日1.25美元的生活費代表什麼意義?全球今日超過10億人口生活在絕對貧窮線之下這些人不只談不上教育、醫療、安居,甚至連最基本的“果腹”都有問題。

今日國際社會何有可能對這些人脫貧的渴望“視而不見”幫助這些人脫貧是人道的起碼要求但如前所述,如果要讓這些人脫貧成功,增加能源使用及隨之而來的碳排增加是無可避免的。脫貧及抗暖兩難的事實吾人應要有務實的了解。

今日在台灣談減碳,應對全球大勢有一些基本概念才能制定出兼顧全球抗暖及本國發展的能源政策。發展核電就是一個明顯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