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環境資訊中心對能源一知半解



本人不知「環境資訊中心」是什麼碗糕,但發現該中心針對馬英九基金會與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本月13日共同舉行記者會所進行事實查核文章有許多錯誤。該中心查核文如下:

https://e-info.org.tw/node/221357

本文僅糾正該中心對本人發言之查核:


二、陳立誠表示,2025年電價每度漲0.84元,一年就是漲快2300億。

查核結果:正確。

經濟部2019年3月〈因應公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報告〉指出,在年均用電成長率1.86%的情境下,2025年電價與2017年相較,漲幅約為0.84元/度。同一份報告也指出,2025年預估總用電量為3029億度。3029(億度)與0.84(元)相乘結果為2544(億元)。
資料來源:立法院第9屆第7會期第13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因應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報告〉(下載)

九、陳立誠表示,核電六部機都運轉的時候,一度電一塊錢。而離岸風電去年有的用七塊錢來決標,用這個七塊錢來加上另外一些兩塊多的競標的,平均是5.2元。

查核結果:片面事實

核能電廠六部機都運轉的時候,一度電一塊錢,大致上沒問題。至於風力發電的購電費用,則有用片面資訊來刻意營造高價印象的嫌疑。
根據台電網站公開資訊「核能營運現況與績效」,核能發電成本從核一啟用至今,每度電在0.62~1.86之間波動,惟民國105年達2.34。
但過往的成本如此,不代表未來核電的成本還能維持此低價。核電之除役費用估算已由1400億達到4700億元,且核廢料最終處置遲遲沒有去處,未來需要增加多少成本來取得場址,仍是未知數。
至於風力發電的購電費用,則需看購電制度而定。有的風場採躉購制度(20年保證收購,是為鼓勵廠商投資基礎建設),根據2018年公告費率為5.8498元,(前10年7.1177元、後10年3.5685元);2019年公告費率為5.5160元(前10年6.2795元 、後10年4.1422元)。有的風場採競標制度,2018年6月開出競標價格為2.2~2.5元。

陳立誠拿躉購價最高的前十年7.1177,再和競標價2.2元平均,有利用片面資訊來刻意凸顯高峰值的嫌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該查核第二段承認我預測2025年的電價漲幅2300億元是正確的。本來如此,本人引用資料為經濟部在立法院之正式報告,經濟部只可能低估。

該查核第九段說的「片面事實」其實是完全誤導。

個人列舉核電每度成本1元是2011年到2015年六部核電機組都正常運轉時的平均成本,資訊中心列舉核電單價高的年度都是有數部機組被叫停的年度,為何這些年核電成本高?因為一方面這些年只有3部及4部核能機組正常運轉,但要分攤6部機組人事維護等費用。另一方面因核一提早除役,一次認列全部固定資產殘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將核一廠無法取得使用執照的乾貯設備成本一次打消。這些年核電成本是很不正常,極為扭曲。要談綠電取代核電差價當然應該以核電正常運轉之每度1元為準,怎麼可以與這些年成本為凖?

該中心對核電除役費用估算也極為離譜。核電除役全球在所多有,美英德法都有核能機組除役經驗。依這些國家除役資料,一個100萬瓩機組除役費用約100億元,台灣現有六部機組總裝置容量514萬瓩,除役費用約5、600億元,那有什1400億到4700億之事,一派胡言。

以風力發電而言,本人演講明白指出估算2025年之成本,當然用前高後低2025年離岸之7.1元/6.3元及2.5元計算。以離岸風電取代核電,2025年一年多花的成本就高達840億元,每個家庭多負擔1萬元費用。本人計算完全正確,該澄清文才是有意誤導。

本人建議該中心在未來查核事實前要多充實本身正確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