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抽蓄電廠為何停擺?

近日有讀者來信詢問能源與氣候的迷思一書中第16章抽蓄電廠閒置的相關問題因大多數部落格讀者未必讀過該書僅將書中有關抽蓄電廠之文字摘錄於下:

台灣有兩個裝置容量極大的抽蓄電廠。一為明湖電廠(100萬瓩)、一為明潭電廠(160萬瓩),這兩個抽蓄電廠裝置容量共260萬瓩,與核四兩部機270萬瓩相當。抽蓄電廠的目的是在離峰時(深夜電力需求低時),利用發電成本低廉的基載電廠所發的電,將抽蓄電廠下池的水抽往上池。在白天尖峰用電時,再將上池的水洩往下池,利用水位差來發電以提供尖峰用電。

1980年代末核能及抽蓄發電廠初建成時,台灣發電結構近乎是最佳化。發電成本低廉的核能及燃煤發電提供了80%的電力(度數)。在深夜離峰時,抽蓄電廠就發揮了極大的儲能功效。當時抽蓄電廠的使用率幾達90%,與低價的核、煤發電配合提供了極為經濟理想的發電組合。時至今日,因基載電廠(核、煤)裝置容量不足,甚至要動用燃氣電廠來提供基載電力,抽蓄電廠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

在過去幾年,抽蓄電廠的使用率都只有10%左右。還保持10%使用率的原因是由於水力發電起降最為迅速,調度平衡電力最為方便,但抽蓄電廠的使用已完全沒有經濟成本上的考量了。由花費數百億建造的抽蓄發電的近於閒置,足以清楚驗證我國基載電廠不足的事實。

該讀者感到困惑的是: 既然有可儲能的抽蓄電廠,總應該充分利用”。為何今日利用率如此低落說不定其他讀者也有相同疑問,所以在部落格答覆此一問題

本文有3個附圖1為抽蓄電廠之剖面圖,圖2及圖31990年代及目前台灣每日電力負載及基載能力之簡化圖



                                                                          圖  1



                                                                     圖  2



                                                                      圖  3



抽蓄電廠要發揮作用的先決條件是廉價的基載電廠裝置容量,要大於每天深夜離峰之電力負載2及圖3 abcd線表示的是每天24小時電力負載(需求)ef線表示基載電廠裝置容量

假設每度電發電平均成本基載電廠(核能燃煤)1元,中尖載之燃氣發電為3元,據以解釋抽蓄發電的經濟效益

1990年代如圖2所示,基載之裝置容量(ef) ,高於每日最低離峰負載(b),所以在時間eg之間,基載電廠多餘的發電能力可將抽蓄電廠下池的水抽往上池,即以每度1元的成本將面積A的能量儲存

在白天尖峰用電時將儲存於上池的水洩往下池發電,但因效率損失(面積B小於面積A),面積B每度電成本約為1.2

在白天原來cgf三角形的用電,要由每度3元的燃氣發電提供如今有了抽蓄電廠每度發電成本3元的燃氣電廠只要提供三角形cgf減去面積B所剩餘的電力需求,所以離峰時利用抽蓄電廠儲能是合算及合理的

2010年代,如圖3所示,能提供低價電力基載電廠(核能燃煤)的裝置容量低於每日最低的電力負載(b),在ef線及abcd線間之電力需求必須由極為昂貴的燃氣電廠來提供,抽蓄電廠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只好閒置無法充分利用”。

希望以上有圖輔助之敘述能解答該讀者的疑問





2 則留言:

  1. 我實在很忍不住要打臉你們,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19/889091/

    回覆刪除
    回覆
    1. 請多學習並參閲2016/6/28「新建抽蓄電廠?新政府要蠻幹了」一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