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 捧著金飯碗討飯
本文發布於聯合報:能源政策 捧著金飯碗討飯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62967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1/31日經濟部在「研究」10套劇本兩個月後,端出來的能源大餐是「一切照常」:照樣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每年降火電1%在前兩年可行,2021年會有缺電危機,2025年的能源配比目標不變。以上宣示配合1/29日宣布的的108年風電躉購費率辦法,形成了蔡政府未來一年半能源政策的基石。
1/31日的宣示是為了回應去年11月能源公投的結果。猶憶公投次日經濟部曾放出風聲表示核三延役已成定局,核二延役可討論。當時的務實態度已煙消雲散,蔡政府又縮回基本教義派立場。
其實任何能源政策最後還是落實於能源配比,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韓國,吾人不妨比較一下蔡政府2025年能源配比與韓國能源配比比較。
去年12月韓國首爾大學教授曾來台發表演說,演說中展示韓國目前能源配比:核能30%,燃煤45%,燃氣17%,水力5%,其他(綠能2%)。個人看了實在羡慕不已,韓國到底還是遵重專業,在其能源配比中,能提供穩定又價廉的基載電力(核電/煤電)占了75%。馬政府時代,台灣基載占比還勉強維持60%,其實已遠遜韓國,但在這兩年幾部核電機組無釐頭叫停後,去年基載電力占比已降為50%,如果沒有新完工的幾部林口及大林燃煤機組,基載電力配比會更低。
蔡政府2025年電力配比目標為煤電30%,氣電50%,綠電20%,基載電力將由目前50%再跌到30%。基載電力多寡,直接反映在發電成本,若將蔡政府2025年配比與韓國今日配比相較,在同樣發電度數的條件下,台灣每年發電成本將高於韓國2700億元。台灣有830萬戶家庭,相當於每家每年多負擔32000元。
可能有不少人不相信這個數字,吾人可將這幾天定案的離岸風電增加的負擔為例說明。以每年發電4200小時計,2025年離岸風電每年可發電230億度,成本為1210億元。核電每度成本0.9元,230億度電成本不到210億元。以風電取代核電每年發電成本增加1000億元,電費增加15%,每家分擔12000萬元。
風電取代核電只是第一道菜,還有以太陽能取代核電及增加氣電降低煤電兩道大菜,對電價的影響都與風電相當,6年後的2025年,電價上漲40%, 每家增加30000元電力負擔有何疑義?
1/31日經濟部完全不提電價,但露了2021年將缺電的口風。無論缺電還是電價上漲都有一個萬靈丹:恢復核電。政府執意廢核就是逼得全民捧著金飯碗討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