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不建核四不涨電價??歷史回顧



上週五(4/27)中天電視台邀請了台電黃董事長等六位人士辯論核四議題,這是到目前為止最為重量級的核四辯論,但一如所料,反方意見是錯誤百出。

本篇只討論不建核四是否會缺電及電價是否會上漲的問題。

反方的論點是
1.二十年來台電“恫嚇”百姓不建核四會缺電,但二十年來核四未發電,台也未缺電。
2. 電價因建核四而漲價不建核四反而會降電價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本人將於下週日( 5/5) 晚間 於東森57台討論核四議題

本人將於下週日(5/5)晚間7:55至8:55 於東森財經台(57台)57眾議院節目討論核四議題,歡迎觀賞。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美華核能微言集

約兩週前本部落格轉載了核四停工?-----濮勵志反應極為熱烈,點閱率很高。濮先生大作原刊於美華核能微言集,該微言集另有多篇精彩文章。今徵得美華核能學會問意,轉載於本部落格與讀者們分享。



美華核能微言集

美華核能微言二集

美華核能微言三集

美華核能微言四集

美華核能微言五集

美華核能微言六集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核電除役與高階核廢料處理 (成本篇)



本部落格討論我國各種主要發電方式中(核、煤、氣),核能是成本最低的發電方式,但常收到讀者留言“指出”目前台電核能發電成本如此低廉的原因是在於未考慮電廠除役後的“拆廠”及用過核燃料長期貯存費用。


本人讀到這類留言都不禁感嘆反核團體對一般民眾“洗腦”的成功。下表為2012年核電每度電發電成本(單位為元)

折舊
0.06
燃料
0.16
運轉維護
0.33
後端費用
0.17
總成本
0.72

其中除一般火力電廠都有的折舊、燃料、運轉維護成本外還有一項火力電廠所無,核能電廠特有之後端費用。2012年核電廠每度電提撥後端費用0.17元,當年核能電廠共發電389億度,總共提撥66.7億元之後端費用。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高階核廢料處理 (技術篇 2)



要保證高階核廢料上萬年的安全處置一直是許多人反核的原因,但這個問題可由不同的角度來思考。

2009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教授Richard A. Muller (理查.繆勒)出版了一本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國內有翻譯本:“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 ”,該書涵蓋範圍很廣,談論了許多科學問題、能源、核能、暖化都是重點議題。

繆勒教授今年又出版了一本書,名為Energy for future President - “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國內尚無譯本。

繆勒教授在書中針對高階核廢料倒提出了一個較為特別的觀點。繆勒將處置後的核廢料的輻射強度與天然鈾礦的輻射強度作一比較。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高階核廢料處理 (技術篇 1)


上篇討論核電廠除役後土地使用問題,但核電除役後,另一個民眾關心的問題就是高階核廢料如何處理的問題。

核廢料分為兩種,一種是低階核廢料,佔核廢料大宗,主要是在核電廠運轉維護過程中受到輻射污染的物品如工作服、工具、廢樹脂、過濾器等等,經再處理後移往蘭嶼的就是這一類低階核廢料。

高階核廢料就是核電廠用過核燃料棒,體積很小,每年用過核燃料棒體積如一個公用電話亭大小核燃料棒在發電過程會產生新的核種,每種核種半衰期都不同,半衰期短的在燃料棒剛移出原子爐時輻射性最強半衰期長的,輻射在開始較短半衰期的核種為弱,但因半衰期長達萬年以上,如何處置就是人類頭痛的地方。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核電除役(技術篇)



許多人反對核能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為核電安全二為核電除役及高階核廢料處置。本部落格已有多篇文章討論核電安全,但也常收到讀者提問有關電廠除役及高階核廢料處置的問題,今將寫四篇文章討論此二問題,三篇討論技術面,一篇討論成本面。

首先討論核電廠除役問題許多讀者一再質疑,總以為核電廠既使除役,核電廠址也“毀了”,甚至以為因為輻射關係,核電廠無法拆除,人類也永遠無法再利用除役後的核電廠址,這是極大的迷思。核電廠當然可以拆除但各國核電廠除役後何時開始拆廠有不同規定1即為美國某核電廠正在進行拆廠作業的照片。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處理核廢料國際間已有共識及成熟作法


新聞稿
 102月4月9日                                            
處理核廢料國際間已有共識及成熟作法

針對外界關心台灣核電廠「高階核廢料該如何處理」,台電表示,參照國際作法,台電將用過核子燃料依水池冷卻、乾式貯存、最終處置三階段處理;「最終處置」在各核電國家已有成熟作法並積極推展中,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核能署(OECD/NEA)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委員會,在2008年發表地質處置共同聲明,認為經由地表及地下實驗室調查研究,對不同地質組成或工程材料進行廣泛試驗,累積所得的驗證數據及可靠的模擬分析結果,顯示用過核子燃料或高階核廢料的地質處置在技術上可行,已是全球性的科學共識。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媽媽團與媒體責任



近日反核成了十份時髦的社會運動,其中以富邦董娘發起的“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簡稱“媽媽團”)最受矚目。

媽媽們為了下一代站出來挺身反核這形象實在太偉大了,難怪連馬總統都不敢怠慢,請到總統府“喝咖啡”。

本期遠見雜誌也有一篇專訪媽媽團的報導,個人也仔細閱讀主要是想了解媽媽團到底對核四的知識水平如何,對核四有多少了解?在文中遠見雜誌十分得意的指出陳藹玲買了數百本被本人指出有十餘項錯誤的去年12月遠見對核四的專題報導分送各界。

很明顯的,媽媽團發起人陳藹玲女士就是被遠見所誤導的民眾之一。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龍門謠

昨天在讀者留言中收到"陳黒手"先生(Wochu Chen)寄來的龍門太精彩了,與大家分享並請大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