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能源安全(3):緬甸油管--中國戰略

上篇討論了美國對能源安全的重視,本篇討論一下中國的戰略。

中國經濟這20年來發展極其迅速,如何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是中國的重大戰略目標。在“能源與氣候的迷思”一書中提到了“達弗慘劇”、“南海爭端”、“西伯利亞天然氣”、“緬甸示威”等與中國能源安全戰略有關的議題針對緬甸示威的討論,摘錄如下:


緬甸示威 

2009年緬甸發生示威,中國又成眾矢之的,因為中國正是緬甸軍政府的堅強盟友。緬甸到底為何對中國如此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能源安全考量。中國絕大部分石油是由中東及非洲進口,每艘油輪都要通過麻六甲海峽,而麻六甲海峽可說是由美國控制。如果有一天中美攤牌,美國只要封鎖麻六甲海峽就可致中國於死地。中國近年來汲汲於開闢第二油路,若中東非洲來的油輪經過印度洋後不繞麻六甲海峽而取道緬甸,由緬甸鋪設油管直入中國雲南境內,美國掌握麻六甲海峽對中國能源安全造成的巨大威脅可說是解除大半。


兩週前媒體“中緬油氣管開通、能源布局新突破”的新聞中有如下報導:

中石油(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廿八日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中國能源多元化戰略獲突破。未來大陸油氣進口可以減少對麻六甲海峽的倚賴,直接由印度洋經緬甸,再由大陸西南方雲南省瑞麗進入中國。(詳下圖)



「這是一條石油、天然氣共同管道,起點位於緬甸西部靠孟加拉灣的皎漂港,二○一○年六月動工,緬甸境內管線長七百九十三公里,中國境內達一千七百廿七公里,原油管道預訂二○一四年達到投產目標。中緬雙方約定,中國每年可從這條管線內獲得不超過兩百萬噸的原油,以及不超過廿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大陸媒體報導,中緬油氣管道是中國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後,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未來可降低對麻六甲海峽的倚賴,將原油由緬甸輸送到中國西南地區。」

中國自產能源85%、進口能源占15%,比例稍佳於美國。中美兩國是今日世界兩大強國,自產能源都遠高於進口能源,但對攸關國家安全的能源供應無不戰戰兢兢,有遠大的戰略規劃反觀99%能源依賴進口的我國,不但一般國人,就是政府部門似乎對能源安全都漠不關心。

記得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該文作者提及在某次會議他和鄰座國外學者說起台灣能源99%依賴進口。這位外國學者半開玩笑的問他"How can you sleep? (你們怎麼睡得著?)”外國人大概天生膽小,他怎麼知道台灣環保團體最“勇”,對能源供應安全毫不在乎反核能電廠、反燃煤電廠,擁抱的是能源供應最不安全的燃氣電廠和能源供應最不穩定的再生能源。環保團體“愛地球”超過“愛台灣”,可嘆的是媒體及民眾在不知利害關係之下還跟著起閧叫好,台灣政府也隨風搖擺。


台灣政府怎麼了?台灣社會怎麼了?


延伸閱讀



2 則留言:

  1. 史達林:『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二千三百萬人則只是個統計數字。』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今日台灣社會"笨死了",更給全球人看笑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