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由電網討論反核及再生能源 - Richard Liu

本文為部落格上之讀者留言,作者  Richard Liu 是電力系統專家,全文由電力系統專業角度討論”反核”及”再生能源”兩大迷思,內容極為精彩,值得大力推薦給讀者參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發現很多反核者的論述都犯相同的毛病:只看電廠不看電網。包括很多掛教授頭銜的人,只要不是在這個領域,對於電力系統到底是怎樣運作,全部都是一知半解。而且很多人想當然耳的「常識」,其實根本只是「想像」。這種傾向尤其是在反核者講「電力缺口」與「再生能源」這兩件事的時候特別明顯。

講白了就是三個盲點:



1. 電力不是「夠用」就好。

很多反核人士在講到這個議題時,都喜歡把發電量、用電量「加起來比較」。實際上「加起來比較」這種作法只能當做是長期(以十年為單位的長期)整體電力發展的指標,而真實世界的電力系統不可能像這樣運作:你不能把兩小桶電混在一起變成一大桶,然後擺到明天早上再用。

電力系統的邏輯說穿了其實很簡單:負載大於供應,就會跳電。而且電力系統的崩潰是連鎖反應,一個小區域的電力供應系統跳電,負載就會轉移到其他饋線,如果這個「其他饋線」也沒有足夠的電力供應,就會被拖下水。然後受影響區域就會持續擴大。

電力系統任何的負載反應變化都是瞬間發生,2003 年的美東大停電,從紐約到底特律、多倫多到渥太華,就是因為緬因洲一個發電廠跳電(業界內幕傳聞說起因是一根樹枝壓倒高壓電纜線...不過官方調查報告並沒有提到這些細節),在短短十秒內,電力網路全面崩潰。而且跳電之後引發的各種問題,花了美國佬花了快一個星期,才完全復電。

要避免這種現象,除了電網設計要能即時反應以防止連鎖崩潰(講白了就是讓部分區域斷電)以外,就是要有足夠的備載容量。目前台灣的備載容量,除了排定的歲修外,還可以忍受兩組火力發電機組在運作時臨時跳離。如果核四不商轉,核一、核二、協和電廠依照表定計畫陸續除役,台灣必定會回到民國 70、80 年代,經常發生計畫與非計畫限電的狀況。

而這個電力缺口,不是靠「冷氣開到 28 度」這種程度就能補足的。當然,以「愛護地球」的角度來看,節省用電永遠是好的而且應該鼓勵;但是以電力系統的角度,完全是杯水車薪。

真的要靠節能來彌補電力缺口,最好的方法就是:漲電價。當然,這會造成全國從上到下哀鴻遍野、產業出走、失業率上升、啥子「實質可支配收入」降低...云云云云。

我只想說:台灣產業在上受政府保護、下面基層員工乖乖不敢反彈的優渥環境下,喊產業轉型產業轉型喊了這麼多年,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發展計畫一個接著一個,補助金像散彈一樣一直往外灑,真正成功轉型變成「靠腦袋賺錢」的產業,到底有多少?



2. 不能直接把國外的電力發展狀況套用到台灣。

很多擁核/反核者都喜歡講德國,講當地的再生能源發展、備載容量計畫云云。但是很少人想到這個問題:歐洲的電網基本上都是相連的,而且每家電力公司也都會互相買賣電力,但是台灣只有台電這唯一一個主要電網。

講難聽點,就是別人能以鄰為壑,我們卻不行。

當然,如果台灣願意接受向大陸買電,把大陸這個鄰當成壑,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這已經不再是技術或政治經濟問題,而是宗教問題,所以就不用多講了。


3. 再生能源的成本不只是「發電設備」,輸配電系統的隱藏成本才是恐怖大王。

再生能源現行科技最大的問題,就是單位面積的發電量,也就是發電密度太低。先不管「比利時太陽能公路」這類的理盲臉書笑話;很多「理性」的反核者喜歡用日本、美國的太陽能電廠來質疑國內的再生能源發展政策。但問題是,我不曉得有沒有人真的去算過,他們自己舉例的太陽能電廠,效率到底如何。

以日本九州大分上個月剛剛蓋好的太陽能發電廠為例,佔地 105 公頃,輸出功率 82MW,以能量密度來說已經比大陸的電廠要高很多了。電廠所在的大分縣日照時數差不多和嘉義相當,但是年度總發電量預計只有約 8700 萬度。

而目前台灣火力電廠,以面積差不多大小的興達火力電廠為例,總面積 135 公頃,總裝置容量是 4325 MW。一般火力電廠機組年運作時間大約是 7000 小時,亦即年度總發電量是 302 億度。

雖然不能這樣依此類推,不過我忍不住換算:總共要蓋 365.4 平方公里的太陽能電廠,也就是整個台北市 + 基隆市的面積,才比得上一個興達火力電廠!

另一個很多人喜歡舉的例子就是號稱全世界最大的 Ivanpah 發電廠,這個電廠用的是聚光塔式發電技術,發電量可以到 392 MW,常被反核人士用來反駁反反核人士的反再生能源論點。

但是這些「很多人」也同時自動忽略一件事:Ivanpah 發電廠的總面積大約是 1.5 個台北市大安區,而且當地的有效日照時數是 3700 小時/年,是台灣南部的 1.8 倍。換句話說,Ivanpah 發電廠如果要蓋到台灣,大概就需要整個內湖區這樣的大小。

而向反核人士指出這一點時,話題通常就會神奇的被轉到風力、小型太陽能板等民間設置。但是這些人還是有意無意忽略最重要的事:這些東西發出來的電,到底是怎樣進到你家的?

現在的電力系統中,火力、核能產生的電壓是 345KV,經過超高壓變電所、一次變電所、二次變電所轉成 22KV 的中壓,送到架設在大樓地下室、電線杆、路旁的低壓變電箱,轉成 220V,再送進一般民宅。而超高壓變電所產生的 161KV、一次變電所產生的 61KV,部分也直接供應工業用戶使用。然後也有部分配電變電站是直接接受超高壓變電站的 161KV。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蓋不了兆瓦(100MW)等級的再生能源電廠,那蓋一堆中小型的再生能源電廠如何?確實可行,但是這些中小型的再生能源電廠發電容量&電壓都低,現行技術下最適合的就是併入 22KV 的配電電網系統。

22KV 中壓配電系統相當於電力網路的微血管,而且再生能源發出來的電,不是說拿兩條電線和主幹線絞在一起就好;同樣需要經過逆變、切換等電網處理程序,而且當 22KV 主饋線斷電時,要避免再生能源往源頭反饋,同時也需要避免發生電力孤島現象。更重要的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需要更即時的監測,不能像水力這樣只靠每日的負載預測,使用再生能源的微電網系統,需要以每 15 分鐘為單位進行調節。

換句話說,原本電力系統的 SCADA 資訊系統只需要蓋到二次變電所,要納入分散式再生能源,就必須要延伸到每個用戶的配電變電箱。當然,這要花錢,很多錢,很多、很多、很多錢。

現在台電光是要搞個 AMI 前後就搞了快十年,技術也不曉得換新多少代;先是卡法令、再來卡採購法(該死的『圖利』兩個字至少卡死台灣三十年競爭力)、卡標準,搞到現在,則是最現實的問題:沒錢繼續搞。現在要搞再生能源微電網,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錢,抱歉,我完全無法想像。

如果台灣真的要認真發展再生能源,個人的看法是以汽電共生模式,以個別高壓用戶為單位,讓使用者自行建造微電網,然後台電以躉售電價方式計算,這樣比較有可能實行。而政府要做的就是提供動機:如果「補助」無法成為有效的胡蘿蔔,那麼「漲電價」就是棍子。


總之,電力網路是一個極度複雜的系統,不是你想怎樣他就能怎樣。如果反核人士聽不進去「核能是安全的」這樣的科學論述,卻一味相信「缺電不會發生」「全台蓋太陽能加起來超過核四」這種完全不考慮電力系統的錯誤科學論述,這恐怕也不是什麼正確的態度。

1 則留言:

  1. RIchard Liu 若看到本文,如方便煩與本人聯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