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報都報導了昨天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電價調漲百分之三。政府強調這是2013年5年來第一次漲電價,強調「民生電價」不漲,警告工商業不要「趁機」漲價。由政府的戰戰兢兢可看出政府對馬政府「油電雙漲」造成的政治風暴餘悸猶存。依理政府在規劃電力發展應十分重視電力成本,但事實又並非如此。
吾人可回顧2012年油電雙漲的真正原因:因環保意識高漲,2004到2012的8年間,除台中9、10號燃煤機組完工外,民營電廠(國光、嘉惠、豐德、星彰、星元)有6部燃氣機組完工,台電大潭6部燃氣機組也在同一期間完工,8年間燃煤燃氣機組完工比例為2:12。每度電發電成本氣電為煤電的2-3倍,在電力結構大幅惡化的情勢下,電價焉能不漲?
展望未來,依台電去年發布之長期電源開發方案,規劃之燃煤機組只有深澳兩部機(120萬瓩),規劃之燃氣機組則有大潭4部,高原1部,興達3部,台中2部,協和1部及通霄2部共13部極大型燃氣機組,裝置容量高達1420萬瓩,燃煤與燃氣裝置容量為1:12。另依台電規劃,除役燃煤機組有興達4部機及台塑麥寮電廠3部機,裝置容量共400萬瓩,即使加上深澳2部機組,燃煤裝置容量將減少280萬瓩(約核四廠容量)。但燃氣機組在扣掉除役機組後,容量將大增1100萬瓩(大於四座核四廠),這是為了配合蔡政府為了減碳抗暖將煤電占比降為30%,氣電占比昇為50%的宏圖大計,誰還計較電費漲多少這種小節?
但對電價將造成更嚴重衝擊的是目前正鴨子划水,靜悄悄進行遴選,將在下月決標的離岸風電計劃。政府規劃第一期遴選350萬瓩離岸風電,每年可發電125億度。但以每度6元之風電取代每度1元的核電,每年發電成本增加600億元,對電費衝擊為11%。綠電重頭戲其實是太陽光電,再加上上述氣電,七年內發電成本增加40%毫無懸念。目前每年電價漲幅規定為3%,即使未來年年漲3%,7年不過20%,不知另外20%如何開銷?台電在2025年前後破產看來也無法避免。
電力規劃並不是只有環保考量,政府對電力成本似乎也應投以一些關愛的眼神。
電價好像可以半年調一次
回覆刪除不錯,如果每年調兩次,每次上限3%,則每年可調6%,七年42%(簡化,不計複利),看來台電可避免破產,但全民未比皆大歡喜。
刪除另外外在因素也非缐性,每年穏定漲6%也是「樂觀」假設,台電還是不免破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