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安全設計/三浬島/車諾堡

本篇為25年前(1988)舊作,仍有參考價值,詳延伸閱讀。



我們核能電廠的設計安全?

設計核能電廠的最高原則,即為確保電廠安全,以保護民眾的生命財。前述的電廠抗震設計僅是諸多安全設計項目之一。據統計,為確保核電廠安全所增加的投資金額約占全部建廠費用之一半,其目的就是為求不怕一萬,也不怕萬一。

我國及世界各民主先進國家對核能電廠的設計理念,都是採行“多層屏障”的做法,也就是採用多套式或獨立式的機件和安全系統,以資相互支援因應,換言之,任何一套設備損壞或臨時發生故障時,另一套設備仍能擔負起安全保護的任務。

同時,為了防止相同之安全系統可能會因相同原因而同時失靈,各套安全設備均採用不同操作原理來加以設計。


另一方面,為避免在緊急狀態時,發生人為錯誤判斷,電廠所有核能安全有關系統均採自動連鎖設計,使電廠能按既定程序自動降載至安全停機,以確保電廠安全。

此外,在結構體方面,亦探取深度防禦設施。燃料棒除密封在鋼板厚達20公分,能耐極高壓的反應器中,並經過多層屏障及至最外層,係襯鋼板,且厚達1 .2公尺的預力鋼筋混凝土圍阻體。

這連串的多層防禦設施,就是確保在各項機械設備均萬一失效時,輻射物質仍能閉封於圍阻體而不致逸出廠外。






三哩島與車諾堡事故有何異同?

三哩島與車諾堡事故常為人相提並論。不錯,兩電廠均發生了最嚴重的核能安全事故,但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廠外民眾生命財未受損失,而後者卻使百姓蒙受了重大傷害。

三哩島事件雖使電廠本身蒙受了重大財務損失,但對保護人民安全方面而言,可以是相當成功,該事件正證明了:即使發生了嚴重核能事故,因安全設計發揮功能,人民安全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蘇聯電廠之設計哲學與西方及我國之最大不同在於:蘇聯只看重電廠安全事故之預防*,而疏於萬一應變失敗後如何圍阻之設計。所以蘇聯車諾堡電廠並無耐高壓之反應器保護**,更遑論圍阻體了(25頁〉。所以在事發應變失敗後,輻射物質即逸出廠外。

但有一點還是需要澄清的,就是即使在車堡發生的爆炸也只是一般化學爆炸而非核爆,由以下兩張照片之比較即可得到驗證。左圖為廣島核爆後之照片,方圓一公里夷為平地,建築物蕩然無存。而右圖為災變後之車堡電廠,廠房雖受損,但仍安然屹立,如果車諾堡發生的是核爆,則廠房應早已蕩然無存!

*諷刺的是,車諾堡事件的起因卻是因電廠運轉人員私自從事發電機慣性實驗,未知會核能工程師而蓄意切斷電廠的安全系統所導致。

**蘇聯為求提高發電量,車諾堡電廠才設計為可在電廠繼續運轉的情況下更換新燃料棒,而不必如我國電廠必須定期停機開反應器才能更換新燃料棒。




延伸閱讀

核能發電---理性的探討 (一本未過時的小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