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本部落格目錄(2023)

    附上本部落格今年發表文章目錄,方便讀者檢索。


11/6/2023短評:核融合商業運轉早得很
21/9/2023中研院能源建議書可行嗎?
31/17/2023風光電不穩定/現在就拔插頭 將來怎麼辦?
41/24/2023短評:2050年淨零碳排代價
52/2/2023陳建仁與林佳龍不要再犯能源低級錯誤
62/16/2023核電退場與電價上漲
72/28/2023飛碟早餐專訪本人介紹「暖化尚無定論」一書
83/7/2023白花九千億 減碳必跳票
93/11/2023綠電弊案連爆 還有多少綠蟑螂?
103/20/2023監察院應徹查經濟部隱瞞缺電
114/1/2023電費為何上漲? 蔡政府最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10分鐘視頻)
124/7/2023台電是物價上漲消波塊?綠能產業好棒棒?
134/11/2023台電不應粉飾太平
144/18/2023由減碳談科學家與工程師文化
155/3/2023豈有此理,民眾補貼企業購買綠電
165/10/2023短評:蔡英文為何擋疫苗?
175/18/2023小型核電捨近求遠
185/29/2023短評:核電緊急時啓用?賴神的餿主意
196/1/2023綠執政7年 賴談能源政策仍粗糙
206/9/2023趙少康專訪陳立誠討論能源
216/30/2023短評:四接困局的聯想
227/7/2023隱瞞缺電賠上政府信譽
237/17/2023反核反協和 北基大停電
247/27/2023王美花部長的能源大餅可以休矣
258/14/2023短評:還在鬼扯消波塊?
268/19/2023工業總會白皮書能源建言補遺
279/6/2023畫虎類犬的台灣氫能
289/18/2023綠電、通膨、利率的惡性循環
2910/7/2023杭州亞運全用綠電的探討
3010/20/2023能源建設 賴清德是無知還是裝傻?
3111/3/2023賴清源能源政策問題百出,應全面修正
3211/23/2023氫能與地熱是台灣能源救星?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氫能與地熱是台灣能源救星?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氫能與地熱是台灣能源救星?

https://www.storm.mg/article/4919360

 
減碳抗暖成為全球顯學,蔡政府大力推動「前瞻能源」,各界人士也跟風,一股腦的吹棒。最近看到一些報導對氫能與地熱都有極嚴重的誤導。

有篇文章說:阿聯酋拚氫能!一天生產的氫氣足以提供台灣三個月用電。仔細拜讀,原來是一場大誤會。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賴清源能源政策問題百出,應全面修正



本文發布於奔騰思潮:賴清德能源政策問題百出,應全面修正

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557

上月賴清德在「國家希望工程」記者會發表「第二次能源轉型」政策。賴將蔡英文的能源政策定位為「第一次能源轉型」,所以他提出的是「第二次能源轉型」。

賴清德的能源政策有三個重點:第一是加速發展地熱、生質能、海洋能與氫能等「前瞻能源」;第二是持續發展光電風電,在短期內大幅增加再生能源占比;第三是新建18部大型燃氣機組以確保供電安全。賴清德提出2030年的電力配比目標為綠電30%,煤電20%,氣電50%。

賴清德的能源政策骨子裏不脫國發會的「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行動」與「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劃」両份報告。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能源建設 賴清德是無知還是裝傻?

 


本文發布於聯合報:能源建設 賴清德是無知還是裝傻?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51741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天推出能源政見,提出能源轉型五大策略。

賴清德表示,能源政策首重穩定供電,很多人質疑台灣電力供應能不穩。賴清德指責馬英九任內電力建設嚴重遲滯,八年間電力系統增加之裝置容量只有268萬瓩。台灣歷史上,供電穩定度最危險的時候,就是馬英九剛把政權交給蔡英文總統之際,當時備轉容量率只剩1.64%。他當任行政院長時,每天起床,第一個看的資料,就是今天備轉容量率是多少,今天電到底夠不夠。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杭州亞運全用綠電的探討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杭州亞運全用綠電的探討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78697

這兩週杭州亞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華隊成績不錯,每天媒體上都大篇幅披

金戴銀的好消息。綠能業者當然不會錯過此一宣傳綠能的大好機會。

日前報上有則新聞「杭州亞運 綠能供應全部場館」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7477057。該則新聞說杭州亞洲比賽場館

用電6.2億度,百分百使用由透過綠電交易由新疆及青海輸來的太陽能與由內蒙

輸來的風電,這則新聞一定令許多人十分振奮:有為者亦若是。

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綠電、通膨、利率的惡性循環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綠電、通膨、利率的惡性循環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69450

許多人不了解利率對電價的影響。這兩年各國央行猛調利率,各國才警覺:在各種發電方式中,利率對綠電電價的衝擊最大。

利率對綠電衝擊最大原因在於除了少量維護支出外,綠電成本全數集中在開頭的裝置成本。開發商與電力公司簽訂20年固定費率售電合約時,重點在於每瓩裝置成本,完全無需考量燃料費用。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畫虎類犬的台灣氫能


本文發布於奔騰思潮:畫虎類犬的臺灣氫能

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512

氫能在今日台灣是當紅炸子雞,蔡政府投入極大資源發展,媒體上新聞不斷。出風頭的程度絕對不輸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給大眾的印象為氫能是台灣減碳抗暖大救星。

但細察政府對氫能的規劃,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又走偏了路,台灣人民又要為錯誤政策付出昂貴代價。台灣走錯路的原因也其來有自。

全球人為碳排最大來源不脫電力、交通及工業三大區塊,畜牧與伐林占比有限。全球減碳主要目標當然就集中於上述三大區塊。

以電力而言,減碳手段極多,如核電,水電、光電、風電等技術都已很成熟。另外如鋰電池,碳捕捉與封存等,十年後或可降低成本大量商業化。以電力而言,減碳手段洋洋灑灑,氫能扮演的角色其實相當有限。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工業總會白皮書能源建言補遺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淨零排碳成國王的新衣─工總白皮書能源建言補遺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53907

近日工業總會公布了2023年白皮書,針對政府建議分為八個章節,其中包括對能源暨環境政策的建言。個人忝為能源委員會委員,僅針對本章節提出一些淺見。


全球暖化已成全球顯學,工總針對能源暨環境政策八大建言中有三項直接針對減碳,另外三項:能源配比、離岸風電及氫能發展也無不環繞減碳目標。

頗為遺憾個人提出的兩項建言並未納入白皮書之最後版本,但個人認爲此二建言對台灣未來能源政策仍有相當意義,應值得進一步解析。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短評:還在鬼扯消波塊?


台電高層真會鬼扯,現在還扯台電是台灣物價上漲消波塊?曾董意思是說台電去年雖調高電價,但並未全部反映燃料漲價造成的損失,台電「吸收」了部分燃料上漲的成本。雖然造成台電虧損,但也舒緩了部分物價上漲壓力,所以台電是物價上漲消波塊。


但同篇新聞副標就漏餡。副標指出明年台電將再增資1000億元,加上今年增資的1500億元,台電增資2500億元才勉強不致破產。但這2500億元是天上掉下來的?還不是來自人民繳納的稅款?

物價上漲,人民要掏右口袋,台電增資,人民要掏左口袋。台電扮演了什麼「消波塊」?不過政府在能源政策上鬼扯也是慣犯了。針對消波塊一說請參考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王美花部長的能源大餅可以休矣


本文發布於聯合報:部長的能源大餅可休矣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32772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前幾天經濟部長王美花在新能源國際論壇發表能源政策新藍圖演講,描述了蔡政府對台灣未來的能源規劃,畫了一個大餅。該規劃問題重重,篇幅所限,僅簡單討論以下幾點。

首先大家最關心的是未來兩年的電力短缺問題,王部長在演講開始即予以「澄清」。王部長指出未來七年電力新增裝置容量都遠大於除役機組裝置容量。但部長並未提供每年新增裝置容量中傳統大型機組及再生能源各增加多少?未來增加最多的是太陽光電,但目前備轉容量最吃緊時刻為夜晚7時太陽下山,太陽光電喪失功能的第二尖峰。王部長應誠實向全國民眾解釋如何解決第二尖峰電力緊迫的問題,而非以大量增加的太陽光電忽攏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