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布於奔騰思潮:前瞻能源仍不足期待─評中研院廖院長的能源新規劃
https://www.lepenseur.com.tw/article/1899
兩年前中研院動員上百位專家花了一年半時間出版了一本近500頁的報告「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個人曾為文評論其並不可行,詳中研院能源建議書可行嗎?
日前曾任歐巴馬政府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出席並發表演說之「永續發展的電力與動力」論壇中,中研院廖院長也是講者之一。但廖院長演說之結論與兩年前之報告完全不同。本文即說明兩者主要不同之處及為何廖院長提出的新規劃仍不可行。
電力類別 |
裝置容量(GW) |
可發電量(億度) |
占比(%) |
太陽光電 |
51.3 |
539 |
9.3 |
風電(陸域) |
2.5 |
61 |
1.0 |
風電(離岸) |
48.2 |
1750 |
29.1 |
去碳燃氫 |
22.4 |
1570 |
27.0 |
地熱 |
10.6 |
605 |
10.4 |
海洋能 |
5.7 |
318 |
5.5 |
生質能 |
2.8 |
158 |
2.7 |
水力 |
2.3 |
34 |
0.6 |
氫能(進口) |
11.9 |
829 |
14.3 |
總計 |
157.7 |
5865 |
100.0
|
圖一 2024年廖院長規劃
2050年發電占比
1.
表一沒有核電,圖一有核電。
表一核電為零,圖一不但假設現有核二、核三延役以取代部分現有火電。甚至還規劃新核電廠商轉,提供無碳電力予未來增加之電力需求。
2.
表一沒有火電,圖一有火電。
表一只有綠電,完全沒火電,圖一則有加裝了碳捕捉設備CCS的氣電,並以其取代部分現有火電。
3.
風電大幅降低。
表一風電提供1800億度電力,圖一大幅降低為500億度。
4.
去碳燃氫占比大幅下降。
去碳燃氫是廖院長大力推動的無碳能源,表一占比27%,圖一甚至並未顯示Methane pyrolysis (甲烷熱解即去碳燃氫)占比,只是模糊表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