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有讀者在個人臉書中留言提及上月(11月7日)在菲律賓造成重大災害的海燕颱風乃因全球暖化所造成。
海燕颱風在菲律賓造成5000人死亡,影響了1000萬人的生活。依目前所知是史上登陸時風速最強的颱風。世人對菲律賓遭到如此大的天災,無不深表哀悼,並迅速伸出援手。
個人得知菲國受此一重大天災也深表同情,但個人也馬上警覺,極端暖化威脅論者,決不會放過此一機會,大力宣揚海燕颱風是全球暖化所造成的。
本月初第19次聯合國氣候變遷締約國大會(COP19)在波蘭華沙舉行,菲國代表聲淚俱下的將海燕颱風歸咎於全球暖化,也令世人為之動容。
但海燕颱風真能和全暖化扯上關係嗎? 海燕颱風威力真是奇大無比。登陸菲國時風速為每秒87公尺 (87m/s),瞬間最強風速竟破了100m/s大關,而到達103m/s。依中央氣象局分類,風速達51 m/s即為強烈颱風,海燕颱風風速幾達強烈颱風標準的2倍。本布落格11/5日"暖化與調適--美國應向台灣學習"一篇中提及去年侵襲美國的所謂"超級"颱風珊蒂(Sandy),登陸美東時其風速不過36m/s,與海燕相較實是小巫見大巫。
吾人應檢視到底全球暖化對颱風強度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個人在10/30"暖化造成嚴重天災?颱風篇"中,曾提及麻省理工學院(MIT)颱風學者伊曼紐(Kerry Emanuel)所著,由天下文化出版的“颱風”一書中對此有所討論。
下圖為該書附圖。
該圖模擬多年前侵襲美國的強烈颱風
"安德魯"實際強度(風速)與假設在世紀末若海洋溫昇2.2℃時的強度。藍線為實際強度,紅線為模擬海洋溫昇2.2℃後的強度。該圖說明以兩倍CO2描述紅線是有問題的,因該書假設若大氣中CO2濃度增為2倍(280 ppm變為560ppm),則海洋溫昇為2.2℃,但依IPCC今年報告(AR5),全球溫昇2.2℃時大氣的CO2濃度將超過560ppm。
該圖重點在於說明即使到世紀末,如果海洋的溫度昇高2.2℃,颱風強度變化仍為有限(不到10%)。今日大氣CO2濃度約390 ppm,海洋溫昇極為有限,將海燕颱風歸咎於全球暖化實在過於牽強。
針對海燕颱風 伊曼紐也曾發表意見。他認為在太平洋每十年才會發生如此強大颱風,而如此強大颱風竟然登陸的機會更是百年一遇。即使沒有全球暖化,大自然本身變化就極大,海燕颱風是大自然本身變化的產物,與全球暖化實在扯不上關係。
個人不厭其煩的一再發表文章澄清暖化與颱風的關係,是深深憂慮錯誤認知誤導我國能源政策及其造成電價高漲等對國計民生的嚴重影響。
正確的政策要基於正確的知識。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