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立委候選人的能源政策

本篇發表於風傳媒:觀點投書:立委候選人的能源政策

今日報載新北市第一選區四位候選人的能源政策。核一廠及林口燃煤電廠都位於新北市第一選區,該選立區立委候選人對選民關心的能源政策紛紛表態。

國民黨候選人吳育昇認為能源政策的關鍵在儲能,因不穩定的風力、太陽能只有在儲能科技有所突破後才能大量發展。民進當候選人呂孫綾認為電力市場長期被台電壟斷,推動電力自由化,鼓勵綠能產業以取代核能才是正途。樹黨候選人蘇通達認為廢核和減碳是全球趨勢,鼓勵民宅與工廠自行發電以解決缺電問題。無黨籍候選人陳立基主張大力發展綠電,因為民間其實很願意開發綠電,但政府因經費受限多所限制,導致綠電發展牛步。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陳建仁裝迷糊

昨日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時,民進黨陳建仁吹噓在建大潭發電廠時,原預算4000億元,民進黨以1000億元完工,省下3000億元。建一個大潭電廠省下的錢足夠蓋一個核四廠,不有點奇怪嗎?原來陳建仁馮京變馬涼,將購天然氣預算和建廠預算混為一談。經濟部早有澄清(詳連接)。真不知民進黨是真不懂還是裝迷糊。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gov-press/經濟部澄清媒體報導大潭電廠國民黨規劃4千億元之說明-072437261.html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台灣的大麻煩-INDC(國家自願減碳承諾)


本月COP21會後公布的巴黎協定有幾個重點。其中對台灣影響深遠有二:一為INDC,二為每五年檢討減碳成效的機制。

何謂INDCINDC是〝Intented Natia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是每個國家的自願減碳目標,是每個國家在COP21會議前向聯合國提出的減碳承諾。請注意,這次的減碳目標是由下而上的〝自願減碳目標,與京都議定書由上而下〝規定減碳目標精神完全不同。

由下而上的〝自願〞減碳承諾比較合理。因為每個國家理應對本身碳排及未來減碳潛力最為了解。在考量本國減碳能力後再提出的減碳目標理應可以達成。自己承諾的減碳目標如果達不到,不但難以自圓其說,也將成為國際笑柄,不用說隨之而來排山倒海的國際壓力了。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巴黎協定與總統大選

本篇發表於風傳媒:觀點投書:巴黎協定與總統大選

上週六COP21 (簽約國第21次會議)在經過兩週激烈辯論後終於達成“巴黎協定”,規範全球各國減碳目標以達成全球溫昇不超過2的目標。通過巴黎協定當然是大事,為達到溫昇不超過2,各國必須大量降低碳排,衝擊最大的就是各國能源結構。台灣正值總統大選,能源政策攸關國計民生,本應為大選重要議題,但兩黨都不敢嚴肅面對。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陳立誠退休感言




本人將於明天正式退休,揮別近40年之職業生涯。三十多年前回國工作到今日正是一代人的歲月。

當年的台灣和今日台灣差別極大,當年全國上下一心拚經濟,造就台灣經濟奇蹟。30年前台灣國民所得3000美元,今日接近23000美元。但如仔細檢視,絕大部份的進步是在前15年,最近15年可說是原地踏步。但全球過去十年進步很大,在全球競技場中,台灣正是處於不進則退的危險情況。

為何近十年來台灣發展遠遠落後世界許多國家?個人深深覺得台灣是患了“環保癌”。極端民粹環保團體人數雖只佔社會極小部份,但其“影響力”可說是巨大無比,無遠弗屆一切事務環保掛帥環保口號所向披靡,無人敢纓其鋒整個社會、全體人民為民粹環保運動所綁架這種現象並非個人偏見,社會上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兩週前馬總統訪問台積電時,張忠謀董事長就指出國內環保抗爭及缺電為台積電兩大隱憂。台積電本周宣布在大陸南京設廠恐與此一憂慮脫不了關係

個人職業生涯多半從事電力事業,今日環保團體反核(核災/核廢)、反煤(暖化/空污)對國安已造成重大影響。能源/電力是何等重要的國家大事,個人實不忍見台灣為環保團體所戕害,在退休之後仍將推廣正確能源知識貢獻薄力。

個人也在此感謝全體吉興同仁多年來的敬業精神吉興公司為行政院孫前院長所創立目的在引進國外尖端火力發電技術為國內經濟發展奠定穩固基礎同仁應自豪於對台灣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有極正面積極的貢獻希望大家謹守岡位,為國家社會繼續貢獻心力。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英國能源政策值得學習嗎?

歐洲人很喜歡指導台灣能源政策,很不吝於對台灣的能源政策說三道四前不久寫了一篇“台灣應照抄德國能源政策嗎?”指出德國能源政策實不足法,本篇檢討英國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的後果。

先討論供給面:2004年英國電力總裝置容量為7800萬瓩(78GW)2014年增加為9500萬瓩(95GW)表面上看起來增加了17GW的裝置容量,但實際上可穩定供電的核能及火力發電減少了1500萬瓩(15GW)再生能源大量增加,其中又以不穩定的風力發電增加最多,目前風力發電裝置容量約為1300萬瓩(13GW)。英國有條件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是英國電網與歐洲電網連結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核能宣導常設機構

認知決定行動,錯誤認知導致錯誤行動。在民主社會,全民錯誤認知會引導政府採取錯誤政策。

所謂民主政治就是“西瓜偎大邊”。政治人物追求的是選票各類議題不問是非,只問風向,討好選民追求社會最大公約數本來就是民主社會的“真諦”。社會實在太複雜,議題種類太多議題也有難有易,有些議題本身並不十分困難,選民有不同選擇常因“信念”不同,宗教信仰常為重要因素,以美國而言“墮胎合法化”、“同性戀婚姻”都屬此類

有些問題,十分複雜,非專業人士很難窺其全貌以台灣而言“健保”、“能源”均屬此類。討論複雜議題最容易產生“瞎子摸象”現象許多自以為是專家的外行人,很容易“以管窺天”掌握了很小範圍的知識就以為完全了解該議題能源議題尤其是其中顯例。複雜議題要考慮的面相很廣,最重要的是在各種考慮因素中有所取捨取其“平衡”。這就是為何許多人指出能源議題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在通盤考量台灣能源選項後,了解台灣能源形勢的專業人士無不認為“核能”是台灣整體能源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台灣能源拼圖中若缺了“核能”絕對會發生大問題,這是許多民眾所不了解的。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台灣應照抄德國能源政策嗎?

上週報上有篇"「瘋德」熱潮你盲從了嗎"指出國人盲目崇拜德國"幾乎成為聖典式的崇拜"個人實在心有戚戚焉。

該文主要指出"文化教育不能照抄",個人多年來也指出"能源政策,不能照抄"。每個國家自然條件不同:世界上有80%電力由再生能源供電的國家,如巴西、挪威、尼泊爾,因這些國家水力資源豐沛、電力八成來自水力發電。世界上也有燃煤發電佔比八成的國家,如澳洲、南非,因為這些國家煤礦資源豐富,燃煤發電價格極為低廉。

台灣水力資源貧乏,燃煤又全靠進口,能源政策顯然不該照抄這些國家但非常奇特的,許多人盲目崇拜德國其理想的能源政策就是全盤抄習德國能源政策德國能源政策重點就是一方面廢核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再生能源,這也正是民進黨能源政策的重點。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核能電廠耐震設計---學者誤導

上週六中視"六十分鐘"節目延續前一週訪問日本福島,繼續播出參訪德國發展"再生能源"之旅。

節目開頭還是談了不少核能相關議題,其中有一極大錯誤,一般觀眾恐不易查覺。節目中訪問了台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陳教授指出台灣核電廠抗震以0.3G為基準,比民間一般建築抗震設計值還小。

真的如此嗎?

兩年前中國工程師學會曾設立「電力及核能安全專案小組」,針對大眾所關切的核能問題,提出專業之說明,讀者不妨參考中工會網址"www.cie.org.tw"首頁"電力及核安"單元之問答集。

題目之一為"核能電廠結構設計如何耐強震,解釋十分專業精闢,本文將此一問答題錄於本文後供讀者參考。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降低煤電?不切實際

本篇發表於風傳媒降低煤電?不切實際


近日報章刊登一篇環境品質基金會文章,因燃煤電廠排放PM2.5及二氧化碳,對煤電持十分負面的態度,強力鼓吹低碳、零碳發電方式,並要求兩黨總統參選人對燃煤電廠表態。

在台灣今日強力反核的氛圍下,真正的無碳能源只有再生能源,因水力發電開發潛力有限,環保人士無不殷殷期盼大力發展風力、太陽能。但在電力為孤立系統的台灣而言,靠天吃飯,發電不穩定的風力、太陽能發展有其限制即使在電力系統中裝置了大量風力、太陽能,在天候良好條件下(陽光、風力充足),在短時間或可提供相當比例之電力,但因其容量因數太低(每年平均發電時間太陽能約15%、風力約30%)以全年而言所能提供總發電度數仍然十分有限。因風力、太陽能為不穩定能源,台灣又是獨立電網,無法藉由於國外電網調節此一不穩之電力所以所謂“相當比例”的裝置容量也有其限制,這是獨立電網無法裝置太大比例風力、太陽能的主因。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新頭殼《台灣各種發電方式總體檢》第二場「台灣發電方式總體檢」

本人上月受邀參加先驅媒體《台灣各種發電方式總體檢》之座談會,音及文字整理已發布於新頭殼新聞網站:





由台電以及先驅媒體共同主辦的「多元能源永續台灣」論壇第二場「台灣發電方式總體檢」,由資深媒體人王克敬主持,邀請到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吳榮華教授、吉興工程顧問公司的陳立誠董事長、永旺能源公司的蘇元良執行長以及台電綜合研究所的徐真明所長一同與會,共同剖析和檢討台灣當前發電方式的利弊得失。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選材決定結論 – 中視試映會觀後感

能源是國內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各類媒體也經常派遣記者到國外採訪相關議題月前中視曾派記者分赴日本、德國採訪福島核災及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經驗,將分兩集於11/7日及11/14中午12:30在中視頻道播出。個人在上周參加了試映會後發表了一些感想(詳所附影片),在此將個人發言以文字解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XL4wVzm2k&index=8&list=PLu_yoBy_pbO1BkovrlPVrbLpq5bYRpbn4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蔡英文的“餿牛肉”

本文刊載於蘋果日報即時  




針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電價不調漲等綠能政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在拜會環保團體時痛批,非核家園不是口號,必須要有完整配套;他絕對不相信有人推動非核家園,10年不漲電價,又保證不缺電,「這只是幾個漂亮口號擺在一起!」

蔡英文幕僚隨即針對朱立倫發言提出辯駁,聲稱民進黨有完整能源政策配套措施,蔡英文本人更表示我們有很多牛肉,牛肉都在桌上了,但我們對手卻還是每天蒙著眼裝甚麼都沒看見

個人讀了上述報導,真感啼笑皆非

說句老實話,民進黨的能源政策經得起專業檢視嗎個人上月於媒體(風傳媒)連續五天發表兩萬字民進黨能源政策總體檢」,全文並發表於個人台灣能源部落格,對民進黨能源政策提出全面批駁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另類氣候難民 – Aylan (敍利亞男童)

本篇同時發表於風傳媒誰說他們不是另類氣候難民?

高爾在其“不願面對的真相”一書及影片中提及: 有些太平洋島國人民已因全球暖化海水高漲離鄉背井遷移到紐西蘭但此一陳述經英國法庭調查後發現並無其事,此點也是英國法庭最後判決該書九大錯誤之一。但今日氣候難民確真的發生了,下圖為上月發生震撼全球人心的一位敍利亞3歲男童(Aylan)溺斃於土耳其海岸的照片。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日本風力、太陽能上限


前兩篇討論了不可調度之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在電力系統之裝置上限本篇以日本為例,繼續討論此一問題。上月日本有一電力代表團來台訪問,日方演講者之投影片中展現了過去五年日本各種發電方式發電度數佔比(詳下圖)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再生能源發展上限(2/2)



上篇提及在目前社會氛圍下,不論政府(能源局)或反對黨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再生能源願景依政府規劃,在2030年太陽能及風力裝置容量將分別為8.7GW4.2GW (2025年目標分別為6.2GW3.2GW)。反對黨野心更大,依其新能源政策2025年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分別為13GW4.3GW,加上水力、地熱、生質能總裝置容量近22GW接近冬天全日平均電力需求22GW,與冬天尖峰需求27GW相差無幾換句話說,在冬日尖峰時若再生能源都正常運作,獨立電網的台灣將有8成電力由再生能源提供,可能嗎?

附表為美國電力雜誌(Power Magazine)模擬某獨立電網再生能源佔比的數據。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再生能源發展上限(1/2)


在目前社會氛圍下,不論政府或反對黨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再生能源發展願景。個人近日參加之研討會中,某太陽能業者更提出太陽能提供全台全部用電的雄圖大計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再生能源(風力及太陽能)最多能提供台灣多少百分比的電力?換句話說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上限究竟為何?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未來十年電價趨勢

本篇同時發表於風傳媒  未來十年電價趨勢

近日兩黨總統候選人均提及未來十年電價本議題倒頗為值得深入討論

未來十年電價準確數字很難推估,因為電價與國際燃料價格連動性極高國際燃料價格漲跌對電價影響很大如果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十年全球燃料價格,則沒有人可以預估未來十年電價的準確數字。

但雖然未來十年電價不易準確預測,但未來十年台灣電價走勢卻是十分容易預測因為每種發電方式的相對成本在未來十年變動不會太大所以由台灣未來十年發電結構(電力組合)變化即可準確預估未來十年電價走勢。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陳立誠聲明(2/2)


近日報載數名吉興公司派遣至台電公司員工疑涉及不法若一審判刑確定,依採購法吉興公司將受停權之處分

吉興公司與台電公司簽有人力派遣合約」,該合約屬「勞動派遣。合約中明訂: 吉興公司派遣之員工接受台電指揮、監督、管理。故如個別派遣員工涉及不法,與吉興公司將受採購法停權規定之要件完全不符。亦無報載所謂「台電護短輕縱自家人情事。

吉興公司絕大多數派遣人員工作認真、盡忠職守。極少數人員涉及不法(案發後均已資遣),吉興公司至表遺憾,希望爾後不再發生類似不幸情事。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減碳三招可行嗎?


上篇提及環保署邀請宣胡博來台演講一事。宣氏為重量級學者,此行也拜會了馬總統。本文討論宣氏對台灣減碳的三個建言:一為機車應改為電動機車、二為台灣應發展木材建築、三為發展離岸風力,以下一一檢視其可行性。

台灣減碳排宣胡博建議三方法


台灣是機車王國許多外國人到了台灣看到滿街的機車都印象深刻,直覺的以為由機車入手減碳必然功效宏大但實際上與汽車相較,機車重量輕,耗油少是頗為節能的交通工具全台雖有1300萬機車,但其碳排約為全台碳排2%

此外,許多人以為電動機車是無碳排的交通工具,也是極大的誤解機車電池不用充電嗎? 如果電池充的電是由燃煤電廠提供,實在省不了多少碳如其由核能電廠提供才是真正的無碳交通工具依目前台灣電力配比,電動機車碳排約為一般機車之半,如果全國1300萬輛機車全部換成電動機車(成本數千億),大約可減碳1%因為減碳方法實在有限,不必外人指點,台灣政府多年來也提供大量補助鼓勵國人改乘電動機車但因種種因素成效不彰,這點宣胡博可能並不了解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陳立誠聲明(1/2)

今日(26)自由時報以幾乎全版篇幅抹黑吉興公司及本人, 本人澄清如下:

吉興公司為行政院孫前院長為引進美國尖端火力發電工程技術於國內所成立

成立三十餘年來為台電及民營電廠提供優質工程顧問服務台灣今日70%火力電廠為吉興公司所規劃設計.業務並擴及海外.

若單以業務面考量, 台灣非核家園政策所形成之巨大電力缺口, 必將由火力發電填補, 對吉興公司業務必然大有助益但三十年來核能為台灣提供穩定價廉之無碳能源, 為台灣能源組成極重要之一環, 亦為過去台灣經濟起飛不可抹殺之基礎

本人三十年來從事能源事業, 對於核能之於台灣的重要性了解至深, 所以多年來倡導核能, 未敢將公司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本人近年多方建言執政黨當局, 全面檢討緩步降核政策. 近日發表之萬言長文,則探討民進黨之能源政策, 期望為此一重大公共議題提供良性討論空間. 惟今日自由時報於此一字不提, 獨以抹黑為能事,捨正道而就歧路, 令人遺憾.

本人深盼各界以理性態度共同討論國家能源政策, 以保障台灣未來之穩健發展.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諾貝爾奬得主?別閙了


上週有一位重量級學者來台參與環保署的“邁向零碳未來:面對氣候變遷風險的行動呼籲”會議。

這位重量級學者是德國波茲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宣胡博所長(Prof. Hans Joachim Schellmhuber)。個人完全認同宣胡博是位重量級學者,但非常奇妙的是個人收到邀請函稱他為“諾貝爾級專家顧問”,許多報章也直接稱呼他是2007年諾貝爾和平奬得主,個人看了不禁啞然失笑。

宣胡博是位物理學家,為什麼不是得到諾貝爾物理奬而是得到諾貝爾和平奬?這不是很奇怪嗎?再仔細查一下就可發現2007年的和平奬是頒給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表彰IPCC對“喚醒”大眾氣候變遷威脅的努力特別是IPCC每六、七年針對氣候變遷議題出版的大型報告。當年諾貝爾和平奬頒給的是IPCC這個組織而不是任何個人。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減碳承諾天方夜譚


本篇同時發表於風傳媒 減碳承諾如天方夜譚


上週五報載環保署公布台灣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目標,承諾二○三○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減量到現況百分之五十,亦即二○○五年排放水準再減百分之廿。報紙也指出立法院今年六月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為二○五○年時,排放量要回到二○○五年排放水準百分之五十以下。環保署昨公布的目標,等於設下「階段性任務」。

本人讀後深感疑惑,不知環保署公布這一目標是否曾與經濟部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