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能源政策煞費苦心的提出“節能”、“減碳”、“再生能源”三大手段就是為了實現本篇所討論的“非核家園”終極目標。
民進黨“新能源政策”本文不過12頁。但其附錄“解構核能神話,邁向非核家園”洋洋灑灑竟有44頁之多,可見其對核能議題用功之深。但很不幸,其水平與市面上汗牛充棟的反核書籍不相上下 - 充滿錯誤。本文因篇幅所限,只能重點式評論。針對民進黨提出如此重要的正式文件,相關政府單位及國營事業實應提出正式文件澄清。
核能議題聚焦於兩個重點1.核能安全嗎?2.核能重要嗎?針對此兩點,本文作重點討論。
核災
民進黨不愧文宣起家,在其非核家園論述中開宗名義即為以下一段話“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7級(最嚴重等級)核災,此複合式的災害造成超過1萬5千人死亡,將近20萬人無家可歸,再次喚醒世人對核能安全的疑慮。”該段十分巧妙,一般讀者匆匆讀過該段的印象就是“核災”造成了福島地區大量死亡。事實如何?造成1萬5千人死亡的原因是地震及海嘯。雖然日本311“東海大地震”造成了福島核災,但至今沒有一人是因為核災造成的輻射而死亡。民進黨文章一開始即暗示核災對1萬5千人死亡應負重大責任,實為一應受強烈譴責的惡意誤導。
民進黨能源政策附錄邁向非核家園第一節“台灣承擔不起核災的風險”整整有12頁之長,給一般讀者的印象是台灣核災發生在即,應加緊規劃逃生路線。但仔細回顧,台灣核電廠六部機運轉都超過30年,總共安全運轉超過200反應爐年。近年台灣核電廠運轉績效在全球有核能電廠的30餘國中,排名第六。
台灣核電可說績效極佳,十分安全,怎麼會如民進黨暗示台灣核能電廠“危在旦夕”?兩年前發生核二螺栓事件時,也有反核人士聲稱“核二若重啟,台灣將不保”。但核二1號機重啟已超過2年,兩年來為台灣提供了150億度的廉價電力,台灣何時“不保”?
民進黨對車諾堡核災巨細彌遺的描述,好像台灣也會發生車諾堡式的核災。民進黨難道不知道車諾堡核電廠與台灣使用的西方式核電廠完全不同?車諾堡核電廠是“一魚兩吃”,除了發電外還肩負製造原子彈原料(鈽)的重責大任。台灣反應爐為輕水式反應爐,以水作為中子的緩衝劑,車諾堡核電廠是以易燃的石墨作為中子緩衝劑,設計完全不同。台灣封閉式反應爐鋼板厚達20公分,其外並有厚達1.2米以鋼筋混凝土建成並襯以鋼板之圍阻體。車諾堡核電廠為了經常性的抽取燃料棒粹取其中的鈽作為原子彈原料,核電廠並無西方式的封閉式反應爐,更沒有圍阻體。事件發生後一發不可收拾,輻射物質散布於外界環境。美國三浬島電廠也發生了如車諾堡一樣的因喪失冷卻水導致核燃料融毀事件。但因其有封閉式的反應爐,融毀之燃料棒全部留存在反應爐底部,輻射物質並未散布於外界。台灣反應爐設計與車諾堡完全不同,台灣決對不可能發生車諾堡式的核災,民進黨大談車諾堡核災恐嚇台灣人民,心態可議。
地震
上段以車諾堡核電廠為例討論核災。但台灣人民更為關切的是與台灣條件較為接近的福島核災。國外許多地方沒有地震,許多國外媒體就將“環太平洋地震帶”一筆帶過,直覺認為建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核電廠都一律很危險。但台灣人民不要忘記自己才是地震專家。大家都知道台灣地震多發生在東西兩岸,花東地震多,百年來白河、集集大地震都發生在西岸。台灣南、北地震規模小於東、西兩岸(核電廠選址即在南北兩端)。換句話說“地震規模”不是到處都一樣,在台灣是常識,國外媒體反而會忽略這一點。民進黨引用國外媒體資料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小小台灣地震規模都不一樣,台灣、日本相距千里,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當然更不相同。地震規模大小取決於斷層長度,921地震是台灣百年來最大地震(規模7.6),造成此一大地震的車龍埔斷層長約100公里。造成日本311地震(規模9)的東海斷層長500公里。地震規模是以其能量對數表示,日本311地震之能量為台灣921地震能量的120倍。台灣沒有貫穿全島長達500公里的斷層,所以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9的大地震。
核能電廠結構十分堅固,即使發生規模九之地震也未能破壞核能電廠。日本311地震發生時,距震央更近的女川核電廠測得之地表加速度大於福島核電廠,但因其地勢較高,未受海嘯襲擊,所以安然無恙。福島核電廠地勢較低,受到海嘯淹没造成電廠全面斷電,才導致核災。所以吾人更應研討的台灣可不可能發生日本311般的大海嘯,答案也是否定的。
海嘯
首先要說明的是:日本外海海溝走向與日本本島平行,所以海嘯前進方向直接襲擊日本本島。但位於台灣北部外海的琉球海溝走向
與台灣本島垂直,避開了海嘯的直接襲擊。位於台灣南方的馬尼拉 海溝也只有小部份和台灣平行,海嘯溯上高度也有限。
其次,台灣東部外海地形也與日本迥然不同。日本外海地形平緩,為海嘯爬坡溯上提供了絕佳條件。而台灣東部外海地形陡降,海嘯溯上不易。1960年智利發生了規模9.5的大地震,造成嚴重海嘯,由太平洋東岸直擊太平洋西岸,在日本造成了6.4公尺高的海嘯,但在台灣只造成了1.1公尺高的湧浪。
在福島核災後,政府就再度檢視現有核電廠(核一廠到核三廠) 及核四廠在海嘯來襲時是否仍能確保電廠安全無虞。國科會曾針對西太平洋可能造成海嘯的22個地點進行模擬。模擬結果顯示海嘯在各核電廠的溯上高程都遠低於電廠高程,顯示各核電廠防海嘯設計高程皆有足夠的安全餘裕。
由以上討論可知台灣與日本完全不同,台灣没有發生日本311般的九級大地震及連帶而來的大海嘯的地理條件為一科學事實。
全球有超過400部核能機組,累積運轉四十年來超過一萬反應爐年,共發生三次核災。三浬島核災輻射物質未散布於廠外,雖然電力公司蒙受巨大財務損失但廠外居民未受影響,依然安居樂業。對周遭環境造成災難的只有車諾堡及福島核災。但如前所述車諾堡電廠設計與台灣核電設計完全不同,台灣不可能發生車諾堡式核災。台灣地理條件與日本也完全不同,台灣不可能發生311般的大地震及海嘯造成核災。如果台灣核電廠沒有上述兩大核災的“因”,就不會有發生核災的“果”。民進黨能源政策中大肆宣傳此兩大核災作為其“非核家園”論述之基礎,立論實屬薄弱。
核電成本
全球目前有30個國家超過400個核能機組正運轉中。目前也有15個國家正在興建60個新核能機組。各國大力發展核電根本原因就在於核電成本十分低廉,有助國家經濟發展。但針對此一事實,民進黨不但不願承認,還一再散布錯誤訊息。在其能源政策中一再詆毀台電"刻意低估核發發電的成本"
民進黨抹黑台電造假帳也非一朝一夕了,但民進黨似乎有"選擇性遺忘"的特性。民進黨似乎忘記了本身曾有8年是台灣的執政黨。陳水扁當政時台電財務報表顯示核電成本較今日猶為低廉,難不成民進黨執政8年也掩護台電做假帳?這種惡意抹黑的行徑實非一個負責任的政黨應有的作為。
民進黨在其能源政策中不忘描述核四預算一再追加的過程,但民進黨又犯了"選擇性失憶"的老毛病。民進黨難道忘了核四預算增加,工期延誤的單一最大原因就是2000年陳水扁叫停核四工程所造成的?當時核四叫停110天,許多廠商與台電解約再重新議約造成成本暴漲的後果是何人何黨所造成?但民進黨今日反而回頭指責台電建廠預算控制不佳,真令人有時空錯亂今夕何夕之感。民進黨健忘,人民可不健忘。
民進黨並將日本四座同型(改良型沸水式反應爐ABWR)的造價與核四比較,指責核四造價高了10%到20%。但日本這四部機組是在十年,二十年前所完工,其建造過程中也未發生停工/復工影響工期的重大事件,台電在多年後完工的核能機組預算也只增加有限,也不宜構成大力責難台電的理由。
核電電價
核電對台灣為何如此重要?兩年前油電雙漲造成極大政治風暴,大家應記億猶新。但電價暴漲的根本原因實因在社會"反核"、反煤"的氛圍下,我國過去十年核電、煤電建設幾乎全面停擺。爭議較小但成本最最貴的燃氣機組反而大量完工之故。
燃氣機組價格高昂,本只合適作為中、尖載發電。但因目前電力系統中價格低廉的基載電廠(核能、燃煤)極端不足,昂貴的燃氣電廠竟然24小時發電作基載電廠提供電力。
以去年(2014年)為例,燃氣電廠提供704億度電,但如果電力系統中有合理數量之基載機組,輔以我國裝置容量極大的抽蓄發電(裝置容量與核四兩部機相當),可配合調度尖離峰電力,則燃氣電廠作為尖載電廠發電300億度應已足夠。表示目前由燃氣電度提供的其餘400億度電可由核電或煤電提供。
去年核能、燃煤、燃氣發電每度成本分別為0.96元,1.30元及3.93元,如果400億度燃氣發電分別由核能或燃發電取代,今年發電成本可降低1200億元或1050億元。不錯,因為反核反煤,去年我國發電增加了1000億元以上的發電成本。
民進黨不思改進我國目前因環保掛帥而極為扭曲的電力結構,推出的能源改策竟然是要將較燃氣發電猶為昂貴的再生能源取代成本最為低廉的核能發電。依能源局資料,目前屋頂型及地面型太陽能平均躉購費率每度6元,離岸風力躉購費率每度5.6元(兩者均較去年燃氣發電每度3.39元猶高)。將時針快轉到2025年,若全台當真成了無核家園而以再生能源取代現有核能發電提供的400億度電,每年發電成本將增加近2000億元。
以上討論2014年因電力結構不佳,導至每年發電成本增加1000億元,及2025年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另將增加2000億元此類天文數字一般人恐不易掌握。但試以消費券為例,2009年因金融危機全台每人發放3600元(3口之家共10800元)的消費券,而消費券的總預算為830億元。表示了民進黨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全國每戶人家將增加負擔25000元。此非危言聳聽,民進黨能源政策中一再以德國為表率,但完全避提德國電價為台灣4倍的事實。台電目前年營業額6000億元,電價增為4倍表示每年增加1.8兆電費,與全國每年稅收相當。電費增加4倍表示全國人民及企業增稅100%,這是民進黨能源政策的目標嗎?
以上純由發電成本考量即知核能發電對台灣的重要性,在本系列“減碳”一篇也曾指出核電對減碳的重大頁獻。本篇討論去年發電成本時顯示以燃煤或核能取代燃氣節省發電成本相當。但以核能取400億及燃氣發電不但省錢,每年還可減碳1600萬噸,但以燃煤取代則碳排增加2000萬噸。這是在基載電廠(核能、燃煤)相互比較時核能發電的絕大優勢,今年年底在巴黎將召開全球氣候會議,會議結論對各國減碳恐有嚴苛要求,核能優勢將更為明顯。
由成本和減碳兩個角度深入分析,大家應可了解核能發電對我國極為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