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聯合報社論“這波核災傷害台灣,將不亞於福島之於日本”,結論十分正確。
社論指出“多數反核民眾都認為,若停建核四,電力缺口可由天然氣補上,且台灣可以改向美國採購較便宜的頁岩氣。政客其實多屬無知,但他們卻以訛傳訛地加深錯誤印象,這並無助於民眾對真相的認識。”
事實如何?據報載中油在3月底已與 GDF SUEZ公司簽約,將在2018年起,由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Cameron氣源,每年進口80萬噸頁岩氣,和約長達20年(詳中油簽約4年後進口美天然氣)。但大家不要高興太早,以為台灣將可由美國進口“廉價”頁岩氣,將核四廢掉對電價沒有影響。
亞太地區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每MBTU (百萬英熱單位)約美金15-17元。美國頁岩氣在國內售價不過美金3-4元,差了4、5倍,無怪乎燃氣發電在美國極具競爭力。美國已好幾年沒有興建燃煤電廠,因為燃氣發電太便宜了。台灣許多人也因此誤解,以為由美國進口頁岩氣將會大幅降低我國燃氣發電成本,實現非核家園願望。
吾人可先複習一下各種發電方式成本的數據: 以2012年為例,台灣當年燃氣發電每度成本3.8元,核能發電(現有電廠)每度成本0.7元。以氣代核每度電差價3.1元。以核能電廠每年發電400億度計,以氣代核每年發電成本將增加1200億元。與核四相較,核四因要計算固定成本,每度電成本約2元,核四每年可發200億度電,以燃氣取代每年發電成本增加350億元。
反核人士往往誤會,以為由美國進口“廉價”頁岩氣(只有目前購氣價錢1/4到1/5),則以上燃氣、核能差價將可大大減少,說不定核廢後電價也增加無幾。許多抱持這類美夢的人基本上並不了解,頁岩氣在美國是以氣態由輸氣管運送給客戶。但遠渡重洋到台灣來就要將天然氣先液化為液化天然氣(LNG, -162℃),再由特殊LNG船輸運到台灣,其液化及運輸成本都高於產地氣價。所以美國頁岩氣液化後運送到台灣的售價比美國當地價格要高上數倍。
據報載,中油由美國進口LNG的價格較現有由其他國家進口LNG價格只便宜一成,數量也不到我國年進口量1250萬噸一成,換算燃氣發電每度成本價宜不到0.1元,燃氣發電每度成本與核能相較還是高出極多。廢核後如以天然氣取代每年發電成本仍將增加近1500億元。這是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嗎?進口“廉價”頁岩氣的迷思終於可以打破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