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浮動電價---連結原​物料價格的盲點

週二各大報都以電價緩漲作為頭版新聞報導。台電電費緩漲的配套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浮動電價公式。

依中時頭版 (9/18)陳冲院長表示:未來國內油電價漲跌幅都將依國際原物料價格調整。這句話實在隱含了極大的盲點。

石油產品很多,但原物料只有一種 – 原油石油產品依原油價格調整是可行的。

電力與石油完全不同,台電雖只有一種產品,但燃料可以是鈾(核能電廠)、天然氣(燃氣電廠)、煤炭(燃煤電廠)甚至可以是水力、風力、太陽能。台電發電平均成本是由發電配比來決定,個別燃料價格漲跌反為次要。


在此可試舉一例: 假設在電費調整後,台電損益兩平,又假設次年國際各種燃料價格都持平不漲不跌,台電是否仍維持損益兩平?答案很可能出乎許多人意料,正確答案是否定的。

台電發電平均成本最主要取決於發電配比。取決於總發電度數中,低價發電方式(核能、燃煤)與高價發電方式(燃氣)比例為何。台灣發電系統(含台電及民營電廠) ,核能、燃煤、燃氣發電佔了9成以上,過去5年這三種發電方式每度電平均成本分別為0.641.553.26元。不錯最貴的燃氣發電每度電發電成本為核能的5為燃煤的2倍。

回到原先的例子,假設第一年台電損益兩平,第二年國際燃料價格不變,但電力需求成長了3%因電力系統中的核能電廠及燃煤電廠都已滿載所增加的3%度數只好由最貴的燃氣電廠供電。但因國際燃料未漲,台電只能以前一年電價收費,無法彌補因第二年增加燃氣發電度數所增加的成本。所以雖然國際燃料價格未變台電第二年仍將虧損。

由以上一例清楚的可發現發電配比才是決定台電盈虧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全然取決於國際燃料價格的變動。

我國目前電價非漲不可的主因在於發電結構極為不理想,在社會上瀰漫反核、反煤(抗暖化)的影響下,過去十年台灣發電系統增加的主要是燃氣電廠,無怪乎今日電價不得不調漲。

影響發電成本重中之重的是發電配比,目前政府能源政策的兩大支柱 “節能減碳”,核電不延役一反煤,一反核,都將使未來電價暴漲,苦日子還在後頭。

政府理當為自己的政策辯護,但今日未見政府站出來承擔政策失誤所造成的後果,只會移轉焦點找民營電廠及汽電共生廠為替罪羔羊,實在不是一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態度。要避免未來電價暴漲的唯一途徑是改善目前不合理的電力結構,釜底抽薪之計是修正目前錯誤的能源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