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反核人士害死台灣

有位讀者上週在“台灣能源”臉書中留言如下: 其實我只是想真誠的問一個問題: 輻射一旦外洩我們的土地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恢復?

昨日(10/29)中國時報時論廣場某環保律師也投書大談核災造成700萬人死亡緊急撤離不可行又引用車諾比核災作為例證通篇充滿恫嚇言論

如果有人真誠的向某上班族建議:每天出門上班增加了發生死亡車禍的機會,應辭去工作,待在家裏,以策安全。」該上班族的答覆應該是:「出門上班確實會使死亡車禍的機會增加,但其機率極低不上班是可以減少發生死亡車禍的機會但因收入斷絕活不下去的機會卻是百分之百。」

台灣反核人士很擅於以核災恐嚇人民但對不使用核能對我國經濟必然造成的重大傷害或避而不提或根本不了解(多半如此)

個人曾試算過因台灣南韓能源政策不同我國十餘年後為此付出的代價每年將高達5000億元台灣核電政策使經濟遠遠落後韓國 還談什麼國際競爭力?台灣在這種反核政策下根本只有死路一條

這正是為何在福島核災後、法、英、中、韓印各國政府仍一致表示將繼續發展核電的原因(詳表一)各國政府不是不知道發展核電要冒一些風險但深知不發展廉價的核電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更大並且是必然發生的。


4 則留言:

  1. 為什麼不將各國核電廠廠址受自然災害的機率列入考量? 我記得韓國沒甚麼地震。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問題可由一般建築的結構強度來解釋:各國不同地區在設計建築物時,都會考慮不同地區的地震強度,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區,建築物就會設計得強固些,樑柱都會設計得較大,或會使用較粗的鋼筋。所以在加強結構抗震能力後(當然成本也較高)的建築,其在地震發生後的受損害的機率與只發生小地震的地區建築物的損害機率相同。

      所以問題不在於各地區地震強度大小,或自然災害機率大小 ,而在於工程師在加強結構設計強度後,使發生自然災害機率大的地區其損害機率降至與只發生自然災害機率小的地區損害機率相同。

      台灣因地震強度大於韓國,核電廠的結構,機械設備基礎,管路支撐,電䌫支撐等都設計得較韓國核電廠為強固。美國不止在沒有地震的德州有核電廠,在會發生強烈地震的加州也有核電廠,同樣的是利用工程手段來解決不同地區自然災害機率不同的問題。

      刪除
  2. 請問為何獨漏德國呢?
    另外也想請問您,下面這篇報導是否正確?

    環境前線:德國廢核的真相與迷思(上)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9111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回覆詳:
      1. 5/10/'12 台灣可以立即廢核嗎之答客問
      2. 10/16/'12 克林頓總統也沒搞懂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