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由減碳談科學家與工程師文化

 

本文發布於聯合報:押寶新能源 換來供電跳票?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10454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今天報上李姓地質教授寫了一篇「發展地熱電廠,永續零碳不是夢」。該文鼓吹先進型地熱發電系統,文中預言台灣十年內可開發十GW(一千萬瓩,十部核能機組)的裝置容量,二十年共可開發三十GW的裝置容量,發電量接近2022年全台用電。不但可達成減碳目標,解決暖化危機,每年還可以可節省二兆台幣近口能源費用。個人讀畢是一身冷汗。

如果彈丸之地的台灣,二十年內都可以開發三十GW的地熱發電,聯合國IPCC 與國際能源總署還要推動什麼太陽能、風能、氫能、儲能與碳捕捉等諸多技術?單單地熱發電不就一舉解決全球供電與減碳難題?深層地熱並非什麼新開發的技術,但至今全球總裝置容量約二十MW0.02GW),並非各國寄以厚望的減碳技術。


蔡政府對減碳有很大的野心,不但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台灣並成為全球極少數將減碳時程入法的國家。國發會集全台能源專家集思廣義,於去年年底提出的「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劃」,目標為在2030年地熱發電達到56-192MW 裝置容量,即使達到最樂觀的數字,也達不到李教授預期五十分之一。

由李教授對地熱的建言,個人不禁憶起中央研究院於去年十一月發表之「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該報告中規劃了2050年各種發電方式,其中「無碳燃氫」占比27%,但細察國發會2050年無碳燃氫發電占比為零。

無碳燃氫是國際上尚在發展,尚未成功落實的新技術。國際能源總署與聯合國IPCC從未認為此一技術是電力減碳妙方。台灣發展此一技術較其他國家更為不利,此製氫方式的原料為甲烷(天然氣),台灣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數倍於產氣國之氣價。中研院即重押此一技術,規劃在2050年提供台灣四分之一電力是否太過樂觀?國發會不敢如此樂觀,在減碳路徑圖中並未納入「無碳燃氫」對減碳之「貢獻」。

為何國發會如此保守而李教授與中研院如此大胆?個人深感這反映了工程師與科學家的不同。國發會智庫為工研院,工研院是工程師文化,李教授與中研院則為科學家文化。工程師從事任何計劃都不容有任何失敗,要保證全都成功。工程師建造了100個橋樑,99個成功,1個失敗,工程師就要坐牢。科學家天馬行空提出100個假說,99個錯誤,1個成功,就可以得諾貝爾獎。

國家能源政策要求萬無一失,蔡政府上任前提出的新能源計劃,其中有數字的九項硬指標全部跳票,造成今天供電窘境及電價飛漲。但一般民眾與政客那有能力分辨各種能源技術的可行性?信口開河的建言很容易蠱惑大眾,對台灣造成極大的災難,台灣已有多次慘痛教訓。學者建言豈可不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