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深澳電廠對北台灣無比重要



本文發布於蘋果日報:深澳電廠對北台灣無比重要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830/1420309/

興建深澳電廠成為社會眾所矚目的議題,深澳電廠是否應該興建可由區域及全國兩個角度來探討。

台灣用電基本上分為北、中、南三區,最佳情境是各區用電,供電平衡,如此可減少越區輸電的風險及電能損耗。輸電線路及輪電鐵塔占地很大,因土地限制越區輸電也有其限制。台灣北部工商業發達,人口眾多,夏日尖峰負載佔全國4成,但土地資源極為珍貴,電廠興建不易,多年來用電都仰量中電北送。

由區域性角度研討深澳電廠有無興建必要要看三個數字。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沈部長何苦當能源政策替死鬼?



本篇發布於 風傳媒:沈榮津何苦當能源政策替死鬼?
http://www.storm.mg/article/482490

本期天下雜誌封面故事為「來不及實現的非核家園」。其中有一篇專訪經濟部沈部長,個人讀後心情極為沉重。主管全國能源政策的經濟部長對能源議題竟然充滿了誤解及誤導,在此一一就教於沈部長。

沈部長說台灣自然條件好,十分合適大力發展風力、大陽能等再生能源。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條件真如沈部長所說的這麼好嗎?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離岸風電融資之巨大風險




本篇發布於風傳媒:陳立誠觀點:離岸風電融資之巨大風險
http://www.storm.mg/article/479778

報載離岸風電獲遴選及競價得標之七家業者,除一家申請展延,其他六家都已於815日繳交契約書與保證金,離岸風電在國人強烈質疑下,似乎又達成一個里程碑。

設置離岸風電需要數千億元資金,籌錢是頭等大事,目前業者當務之急就是以專案融資(project financing)方式向銀行及金融機構貸款。銀行融資前的首要工作即為風險評估,個人讀了不少離岸風電融資報導,深感金融業者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忽略了「棄電」及「修約」兩項極大風險。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短評:再談風力發電「起動風速」



前幾天報紙又以「夏天沒風,風機不動」為標題,報導夏天風力發電貢獻很小的事實。

但報導中風機業者指出民間業者的風機較佳,風速每秒2.5公尺就能運轉,不像台電機組要風速每秒4公尺才能運轉。聽起來民間業者風機比台電強得多,但差別到底多大?

風力發電有所謂「額定容量」,就是該機組最大功率。假設某機組最大功率為5MW(5000瓩),則該機組在風速達到其設計風速時,每小時可發5000度電。

一般風機設計為風速每秒12米時達到最佳出力,所以如果連續1小時風速都是12米,則額定容量為5MW的風機每小時可發5000度電。

但風機功率與風速成3次方比例,即風度為6米時,該風機功率只有風速12米時的1/8。風度為4米時,該風機功率只有風速12米時的1/27。一般風機設計時以12米為最大出力風速,但只要風速達2.5到4米,風機就會轉動,發少量的電。一個5MW的風機,在風速4米時,每小時發電量只有185度(5000/27),在風速2.5米時,每小時發電量更只有45度(5000/110),所以所謂民間業者風機起動風速較低,其實真能多發的電也少得可憐。

台灣秋冬兩季東北季風強勁,夏天即使有風也不大,風機雖然在轉,看來在發電,但發電量極低,與額定功率相差極遠。下次大家看到夏天風不大風機也在轉,可不要被騙了。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總統身邊不是沒人,是太多外行人



本文發布於風傳媒:總統身邊不是沒人,是太多外行人

http://www.storm.mg/article/476193

上週柯市長拜會李前總統,會面時談到蔡總統「身邊的人有問題」。李登輝說:「就是沒有人,不會啊,叫她(蔡總統)要怎樣?」

小英身邊是否真沒能人,個人不敢說。但個人十分確定,小英十分信任的「能源團隊」倒真是一群外行人。

個人在選前拜讀民進黨智庫之「新能源政策」就有此警覺。該智庫能源團隊主要由三類人士所組成:環保人士、立法委員及教授群,基本上都缺乏能源實務經驗。但該團隊泡制之「新能源政策」,正是蔡政府今日全力推動「能源轉型」之藍圖。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電價漲五毛,每家攤兩萬




本篇發布於風傳媒:電價漲五毛,每家攤兩萬

http://www.storm.mg/article/473547

全面落實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後,電價到底漲多少,一直眾說紛紜。由蔡政府選前支票:「電價不漲」,到李世光前部長說電價漲10%,沈部長說20%,民間估40%。以實際金額而言,張景森政務委員曾說未來十年每度漲價不會超過一塊,近日經濟部定調為每度漲5毛,到底真相為何?

政府為何每每只說每度漲幅而不說全年總發電成本到底增加多少?因為每度漲0.5元聽起來很小,20%好像也還好。但若換算為全年發電成本可就是政府一再迴避的天文數字。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短評:誇大百倍的海平面上升



本部落格澄清海平面上升議題恐不下十篇,但台灣媒體就是教不會。今天聯合報又報導氣候變遷加速,「海平面將上升十至六十公尺,並且在未來數十年內就會發生」。聯合國IPCC 報告估計2100年海平面上升約60公分(詳延伸閱讀),聯合報誇大了正好一百倍。

蔡政府「以綠電取代核電」及「以氣電取代煤電」兩個政策的主要目標都是為了「減碳抗暖,」,對暖化議題的無知正是錯誤能源政策的根本原因,國人決不可等閒視之。也正是本部落格不厭其煩,一再澄清的原因。

延伸閲讀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能源建言?歐洲”專家“一派胡言




本文發表於風傳媒:能源建言?歐洲「專家」一派胡言
http://www.storm.mg/article/469921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特別是「以綠電取代核電」的部份,近日遭受社會各界重大質疑。蔡政府一意孤行,企圖挽回頹勢的手段之一就是找外國專家背書。

上週今週刊找了德國及荷蘭專家大放厥辭,強力為蔡政府能源政策辯護,但每一個論述都有重大錯誤,在此僅列舉其中四項,大家即知這些專家的水準。